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9月14日 星期四

    没有八卦就没有社交

    《 文摘报 》( 2017年09月14日   07 版)

        邓巴数,又称150人定律,来自于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其定义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当你打算跟朋友谈谈人生规划时,实际情况却是,你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聊八卦。大学餐厅里,教授们交流讨论项目申报,或者是咖啡馆中,艺术工作者互相评价作品,但八卦占据的时间比例很可能超过了2/3。邓巴认为,维系密友圈需要的是情感共鸣,但维持150人这样的外层熟人圈则更多依靠社会知识。

        灵长类动物能够在彼此交往中运用复杂的社会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建立某种关系。作为一种群居动物,灵长类动物需要了解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一旦群体成员数量增加,个体需要承担的理解社会关系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为了处理这些社交任务,进化过程会不断刺激大脑袋和超高智商的出现。

        即便如此,150人却还是成为人类熟人社交的天花板。邓巴指出,在原始部落,150人恰好是氏族的规模;在狩猎采集社会和农业社会,一对夫妇在四代以后所有在世子孙后代加起来差不多也是150人;在各国军队中,最小的独立军事单位都是连,规模也在150人左右;而在企业中,一旦规模超过150人,就需要更多管理组织人员,沟通效率就会开始下降。

        为了维持150人“知根知底”的关系圈,人类需要花费的社交时间最大限值是非睡眠时间的40%,但显然,过大比例的社交导致生产生活效率的低下,为了缓解这种状况,语言的进步提升了社交的效率。自此,人类可以和猴子、黑猩猩等亲戚类似,每天花10%-20%的时间进行社交,只不过猴子用的是梳毛,我们用的是八卦。

        (《新京报》9.2 尼德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