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9月14日 星期四

    《兰亭序》里的别字

    《 文摘报 》( 2017年09月14日   06 版)

        清乾隆时编成的《三希堂法帖》,收有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冯承素二人临摹的王羲之《兰亭序》。关于《兰亭序》的书法艺术,我们不去说它,单说王羲之在这篇28行、324字的短文中写下的6个别字。

        别字是确有其字,一般字书、字典都有收罗,但它被用错了地方,被赋予没有的、或特有的义项——而这一特有义项另由其他字承担。严格意义上说,别字也是错字。

        《兰亭序》第2行第10字,是“稧”,“修稧事也”。阴历三月三,在水边祓除不祥,带有游乐性的祭祀活动,称为修禊。而稧,按照宋代的《集韵》,是禾秆。二字毫不相干,所以,文中此句当为“修禊事也”。

        第4行第5字,是“领”,“崇山峻领”。《说文解字》:“领,项也。”领,就是脖子。《说文解字》也收有“嶺”(岭的繁体字),意思是“山道”。《说文解字》既有领、嶺,义项各别,分工明确。

        《兰亭序》第12行第8字,是“悟”,“悟言一室之内”。《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言。”毛传:“晤,遇。”郑玄嫌毛公解释不够明朗,笺注:“晤,犹对也。”就是说,诗经里“晤言”的“晤”,是俩人面对面的意思;“晤言”,是俩人促膝谈心,推心置腹。《说文解字》有悟字,意思是“觉也”。所谓觉,就是醒悟的意思。是故,王羲之的“悟言一室之内”,当作“晤”。

        第15行第8字,是“怏”,“暂得于己,怏然自足”。《说文解字》:“怏,不服,怼也。”《康熙字典》引《增韵》:“怏,情不满足也。”就是说,怏的意思是怨恨。那么,“怏然”和“自足”,逻辑上相互矛盾,实际上不能共存。“怏”应该是“快”字。《说文解字》说“快”的意思是“喜”。“快然自足”:因为感情上愉快、喜乐,所以精神上感到圆满,行为上别无所求。可见王羲之写了别字。

        《兰亭序》第16行第11字,是“惓”,“所之既惓,情随事迁”。《康熙字典》引《集韵》:“惓惓,谨也,又恳至也。”惓是诚恳的意思。《礼记·儒行》:“笃行而不倦。”倦是懈怠、疲劳、厌烦的意思。所以,王羲之的“所之既惓”的惓,当作倦。

        第21行第5字,“揽”,“每揽昔人兴感之由”;第27行第12字,即末字,“揽”,“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两个“揽”,都是看、阅读的意思。《说文解字》:“览,观也。”这两个揽字都该换成览。

        (《光明日报》9.9 周岩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