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通过虚构发现隐藏的真实
蒋方舟在9月2日《解放日报》上说,文学和社会之间存在一个互相服务的关系。首先,生活是文学的源泉和最根本的动力,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风尚。其次,文学对每个时代最本质的灵魂和精神的描述,对崇高和卑鄙、平庸和乖戾等最诚实的反应,对社会来说也是一种镜鉴。其实,理性社会不是冰冷的社会,它首先是知性、诚实的社会,是一个可以承受和观看自己的丑陋并以良心和勇气加以改变的社会。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扮演了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因为,文学在发现和构建真实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文学可以通过虚构,来发现社会只在懵懂中才隐约感受到的、隐藏着的真实。
大学应走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误区
罗家才在2017年第5期《江苏高教》上说,近十多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引进如火如荼,然而陷入了一些误区。人才引进国家化、项目化的反向功能使人才引进异化为大学发展的外在不确定性,更为形式合法性替代技术合法性提供了诱因,导致大学引才目标先于行动。政府项目化管控导致的人才崇拜及资源依赖,高校对人才效应的历史路径依赖和线性因果误读,出于增加组织合法性和生存几率而产生的模仿行为,造成大学人才引进“镂空式”、集中化与高端化。国家人才政策导向的合法性压力,人才资本化导致的场域效应,高校对一流大学人才特征认识的惯习使大学引才重外生变量轻内生变量与集群效应。因此,大学应通过重塑与回归人才引进的学术本位,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