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何陋之有

    《 文摘报 》( 2017年09月07日   05 版)

      ■何永康

      读了几十年书,有些习惯始终不改。这种习惯,在某些人看来,大抵称得上陋习了。

      陋习之一:从封底读起。这是早年养成的习惯,那时手头拮据,买书首先看封底定价,然后和荷包里的银子商量。后来盗版盛行,也要先看封底是否有防盗条码。这习惯忽略了人家精心设计的漂亮封面,有点本末倒置。阅读本是件浪漫的事,被我搞得太现实了,也算陋吧。

      陋习之二:从“屁股”读起。我自己读书看报习惯从“屁股”读起。这个说法有两种解释:一是如果这本书是个作品合集,编辑时会以时间为序,后面的东西更有当下性和现实性,作者也更成熟老到,质量就要高些,有压卷之意。二是读短文,因其短,适合放在后面补白;也因其短,自是惜墨如金,要义明显,节约阅读时间。

      陋习之三:不读序和跋。本来,序与跋是最该读的。序一般是名人名家写的,高屋建瓴地为读者导读,很有益处;跋一般是作者自己写的,也可叫“后记”,帮助读者了解作者思想脉络,写作状态,若干年后,可作史料,供研究用。

      但是,这些年来的序和跋却大大地变味了。名人忙着写自己的东西或四处游学挣外快,哪有时间细细品读你的大作,但你找上门来,却之不恭,加之又有“润笔”奉上,好歹总得说几句。于是名人就有了生产序文的“流程”——先写与作者的交往,接着点几个篇目,复制粘贴原作若干精彩段落,再由此及彼地发几句高论。而知趣的名人,会把序写得短一些,美其名曰:别多占你宝贵的页码。再说跋,有的作者要么将其整成广告,要么整成感谢信。这样的序与跋能读吗?

      陋习还有许多,譬如交叉阅读,即同时读几本或几篇小说,这事缘于某些小说家说自己可以同时写几部小说,那么,我的阅读为何不可左右开弓,齐头并进呢?然而,有时就把情节和人物搞混淆了,要厘清。这个厘清的过程,就成了自己再创作的过程——这等于是在别人的土地上种庄稼。

      文章写到这里,自己把握不准文意,就发给几个书友审阅。反馈回来的意见七嘴八舌,有人说这是对传统阅读理念的颠覆,有人说这是写出了一种反叛的文化心理,有人说是对时下某些怪异现象的批判……不过,朋友们的观点最后都集中到四个字上:何陋之有?

      (《今晚报》8.22)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