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六十岁以上的人,对尉凤英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有的人说起她甚至会伸出大拇指,说那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劳动模范。
因为进度急得直哭
1953年,20岁的尉凤英进入东北机器制造厂当了一名冲压工人。进厂刚刚四个月,就开始单独操作机器,这对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她来说,困难是不小的。由于技术不熟练,虽然每天早来晚走,加班加点,但还是完不成生产进度,有时急得直哭。在旁边干活的老师傅李玉书走过来,看她操作。他一边看,一边帮尉凤英分析,指出干活效率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卡活慢,二是从铝沫里挑活费时间,建议她从这两个问题上动脑筋,找窍门去解决,不能一味地拼体力。经老师傅的指点,她就对干的活琢磨上了。
终于,尉凤英搞成了半自动扳柄和自动分料器。这两项革新出现后,提高生产效率80%,当年提前118天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
一次,厂里试制一种新产品,车间把三百多项技术难题张榜公布。所有的技术难题都被工人们纷纷揭榜了,但有一个加工滤油器的技术难题没有人敢动,却被刚满徒一年的“黄毛丫头”伸手揭了榜,她就是尉凤英。她说:“这是生产需要,这个技术难题解决了,生产效率才能提高。”在尉凤英的努力下,在工人师傅们的帮助下,一个个困难都被攻克了,新的产品诞生了。
技术革新小组
人们计算了一下,尉凤英从1953年到1958年,一共实现了一百七十多项技术革新,创造了多个第一,为企业为国家创造了数以万计的效益。
1958年,她向车间党支部提出,想成立一个技术革新小组,让更多的工人一起进行技术革新。3月6日,由车工冯希良、冲压工梁宝清和尉凤英三人成立了全厂第一个技术革新小组。小组一成立,就显示了组织起来的好处。不久,便由一个小组发展成三个小组,后来又有许多同志要求参加,就成立了一个业余技术革新大队。
尉凤英领导的技术革新大队,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攻克一项又一项技术难关。
带出了一批技术骨干
纱锭轴承,当时是我们国家急需的一种精密产品,但由于我们工业落后还不能生产,完全要靠进口。后来进口断了,尉凤英和技术革新大队的同志们听说了,就去请缨,揽下了这个活。在她的带领下,利用车间原有的老式设备,经过大家的昼夜苦战,很快改装成功了加工纱锭轴承的专用设备,试制成功了第一批新产品。可是,由于产品需求量大,设备能力不足。她提出了将一把刀改为四把刀的方案,但在试验过程中搞了几十次都失败了。在那些攻关的日日夜夜,尉凤英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她甚至在早上梳头的时候,还从木梳上找革新的门路呢!经过她坚持不懈地苦心钻研,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将设备上的一把刀改成了四把刀,使加工的纱锭轴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日产量由800个提高到12000个。
在尉凤英的带领下,几年工夫,他们实现了七百多项技术革新,还为兄弟厂解决了一百二十项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仅从效益上说不是几万、几十万,而是数百万。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可说效益是非常显著的,更可贵的是,尉凤英为企业,为国家带出了一批技术骨干,在企业里营造了一个钻研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不计报酬忘我劳动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工会信息》2017年第8期 姚荣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