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6月08日 星期四

    他人的夸奖,请节制享用

    《 文摘报 》( 2017年06月08日   05 版)

        ■袁晓玲

        我的外教安吉拉是一个事儿多的人。

        那天,她向我吐槽:我不明白,学生们为什么天天夸我“老师你真苗条,老师你的皮肤好好”,我不愿意听,好烦!我心想这个英国人真的难伺候。于是告诉她:这是学生在表达善意,你只负责高兴就好了。

        她说:我为什么要高兴?依赖上这种高兴怎么办?我会变得只注意别人不再注意自己。我又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他们为什么不停地表达?

        我跟她探讨:你怎么看自己难道不得借鉴外界怎么看你?她干脆地说:不!我的自信来自我的心。我的心告诉我,我是独一无二的。

        我只能说我们是在不同的文化里浸泡出来的。她的这番感受,足够我消化了。

        几乎没有人不在乎别人的肯定。也有人非常潇洒,宣称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这多半是在骗自己。这些人偶尔离经叛道,做一些与大多数人观点相悖的事情,那其实是在用特别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勇气,是“在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更多的时候,别人的看法和标准早已变成我们脑中的警察或卫兵,监督我们最好多做符合他们审美的事儿。甚至,这些东西早跟间谍一样悄悄地嵌入我们的意识深处。

        如何是好?也许,我们应该试着,在“我的初衷”和“他人的评判”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既不需要因对抗外在的世界消耗无谓的能量,也能保留自己部分初心。是乐还是恼,是天堂还是地狱,这个控制权当然不能全部交予他人。

        (《北京青年报》6.1)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