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6月08日 星期四

    书房里的世界

    《 文摘报 》( 2017年06月08日   05 版)

        ■邓刚

        虽然从事写作数十年了,但提起书房二字,还是有点羞于启齿。

        小时候家里穷,房子小得似乎“进门就上炕”,不用说书房,就是窄窄的小厨房里还要架床睡觉。为我赢得文学光彩乃至改变我物质生活的获奖小说,全都是我伏在厨房吃饭的小桌上一笔一画磨出来的。电脑成为创作工具后,我只要夹着个“笔记本”,坐到哪儿都能敲打一通。所以,书房二字最初在我的脑海里没有位置。

        可是当我被人们称为作家时,这才觉得没有书房就有点丢脸了,再加上住宅面积增大,也就拿出一间居室当起了自己的书房。

        我当然有点摆门面的意思,首先花费不少稿费和工资,买了十多个书柜,将书房内的三面墙壁全部排满,然后摆齐了古今中外的书籍,这使到我家的朋友们大为震撼,感觉文化厚重,确实是作家的书房,我不由得沾沾自喜。

        坦率地说,摆在书柜里的书,至今我一本也没读,而我读的书却都是堆在书桌上下左右,甚至周边的地板上。书桌上有电脑有充电器有上网的“猫”和大大小小的U盘,还有随时寄来的报纸杂志,活像垃圾场。但我看到过有位名人写道,凡是书房弄得乱七八糟,主人肯定才华横溢;反之,整洁干净,井井有条,那充其量是个匠才。我大喜,书房也就愈加乱七八糟了。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觉出书房的价值,有时外出旅游或采风,竟然相当“怀念”才离开不多日的书房。因为无论眼前的景物多么五彩缤纷,都不如书房里的世界丰富多彩。

        随着年龄增长,我竟然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到了生命的尽头,最好能在书房里“坐化”。深深的夜里,只要对着书柜扫视一下,立即就像在全世界遨游了一圈,而且越是外面风雨交加,越是感觉到书房里的温暖和安稳;越是心情忧郁低沉,越是能感受到书房里的欢欣和亮堂。

        我的文学启蒙老师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这两个老家伙的创作风格让我迷得发疯,但我的数千本藏书中,却没有一本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的作品,想到这,我也大吃一惊。我想了半天,才恍然悟出,一个人的书房不只在他的家里,在他的目光里,也在他的心灵里。

        (《今晚报》5.9 )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