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脱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考核中,为应付检查,避免“露馅儿”,一名年轻干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蒙混过关。但“演技”再好也难让百姓接受,“假儿子”一句虚伪的“妈”,叫得老太太变了脸,气得小姑娘撇开了头,不仅被抓了个现行丢了脸,更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真心。
在脱贫攻坚的当下,仍有如此赤裸的造假行为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假儿子”口中岂会有真话?如果任其胡为,结果只能是“假脱贫”遮住“真穷根”,向上传递出错误的信号,使精准脱贫失焦。
脱贫造假暴露出的是干部的作风问题。一些党员干部把脱贫致富的国家政策当儿戏,凡事搞形式、走过场,投机取巧。对这样的干部绝不能姑息迁就。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过细工作,注不得半点水分。少一些虚浮造假,多一些真诚为民,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才会进展得更加顺畅。
(《新华每日电讯》5.23 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