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圆明园建园310周年。
自1707年康熙帝将畅春园北面的一块地方赏给皇四子胤禛修建园林算起,前153年的圆明园,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清帝的苦心经营,辉煌耀眼。然而,1860年后的157年间,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焚掠,之后又不断被破坏,沦为废墟。被毁之前的圆明园究竟什么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和她的团队,历时17年,查阅10000余件历史档案,绘制4000余幅设计图纸,构建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终于让圆明园跨越310年的时光,重新展现在世界面前。
离宫御苑:不仅是园居游憩之地
1860年以前,北京西北郊是名园汇集之地。东起今清华大学,西迄香山,皇家与私人园林多达八九十座,绵延20余里,亭台楼榭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在这众多园林中,尤以“五园三山”,即圆明三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万寿山、玉泉山、香山,规模最为宏大壮美,代表着中国皇家造园艺术的最高成就。
那么,圆明园有什么不同呢?圆明园不仅是清帝的园居游憩之地,而且是重要的听政理政之所。
比如,“正大光明”“廓然大公”等日常办事场所的命名;再如,《圆明园匾额略节》记载的“所其无逸”“天君淡寂”“审几慎独”“乐天知命”“自强不息”等匾额,几乎均为勉励君主勤于政事的座右铭。
“乾隆全年有168天驻跸圆明园。”清华大学贾珺博士根据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穿戴档》的记录统计出的这一结果,也是圆明园作为清代最重要离宫御苑的明证。
圆明园的御苑性质决定了它的内容远比普通的皇家园林要复杂得多,除了景观建筑和山水花木之外,还承担着举行仪典、视事理政和日常生活的功能。
据考证,圆明园中有若干农事建筑,帝王的这种园居并不仅仅是为了游赏,而且需要时时刻刻体察农情。在《御园亲耕》中,乾隆写道:“创武守以文,耕稼尤留意……谓是御园中,朝暮便亲视。”
圆明园还设有专为皇子读书的场所“洞天别处”,告诫皇子们“愿为君子儒,不作逍遥游”,希望皇子们努力修身进德,有济天下的胸怀。圆明园设有多处书院、书屋、书楼,直接称书院的景区有汇芳书院、碧桐书院、四宜书屋,各景区中冠以书屋、书室之名的多达20余处。
人们习惯将圆明园与山水开阔、高下相映、中轴线一脉贯通的颐和园相比,认为圆明园过于紧凑,失于凌乱。但当我们从二维的图纸转向三维的实景,并以人的视角真正行走其中,才发现圆明园的造园艺术并不体现在平面的秩序和逻辑,而是更关注空间格局的多变巧妙和庭院尺度的亲切宜人。
圆明园是真实住的房子,不是装修中出现的“样板间”。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五朝皇帝一直把圆明园当作紫禁城外的第二个“家”,而清漪园(颐和园前身)在圆明园被毁前一直只是偶尔游赏之处。
改建频繁:并非是一成不变之园
圆明园的建设几乎年年都有,而且改建频繁。
“圆明园的营造史贯穿了它自身历史的始终。它的丰富内涵不仅是横向地比较而言,还纵向地体现在自身的变化之中。”郭黛姮所说的这种“时移景异”,在某些景区尤为频繁。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杏花春馆”,就经历了从一开始的田圃、村舍到后来添加规整殿宇庭院的变化。
始建于康熙年间的“杏花春馆”,前身为赐园时期十二景中的“菜圃”,当时景区一派田野村落景象。到了乾隆初期,这里兴建了土地庙、六方亭、小城关,并改称“杏花春馆”。
更大的变化发生在乾隆二十年——改建“矮屋”为规整院落,增添春雨轩、涧壑余清、镜水斋等建筑。以往的野田村舍“杏花村”成了一处疏密有致的小园林,更名为“春雨轩”。
从“杏花村”到“杏花春馆”再到“春雨轩”的例子不止一处,有的景区如九洲清晏用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复原了一个四维时空的立体圆明园。
中西合璧:西洋楼并不是灰白色
在今天的圆明园景区里,中国传统皇家园林中最早的大型欧式建筑群——西洋楼景区呈现一片灰白色。然而,通过3D复原,西洋楼其实是五彩斑斓的。
研究还发现,西洋楼景区迥异于中式建筑体系:西洋柱式代替了木头构架,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纹饰代替了木雕、彩画。但从《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上看,谐奇趣的砖石结构墙体上,顶着一个中式的庑殿顶;巴洛克风格的砖雕上出现了中国的牡丹纹饰;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外表欧式的建筑群,用的竟然是合乎中国工匠习惯的计量单位:丈、尺、寸……
这种奇妙的组合,“归功”于建造景区的独特班底——设计师为没有经过专业建筑学训练的传教士郎世宁、蒋友仁等,施工者则是土生土长、并未领略过西洋建筑的中国工匠。
与此同时,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也在丝绸之路东西方商贸交流的背景下走出国门,在18世纪的欧洲一度出现了中国风园林的热潮。法国大型园林中出现了村落景观;英国建筑师钱伯斯在伦敦郊外设计建造的邱园塔,塔上塑着80条龙,以琉璃装饰。
“没有任何国家在园林结构物的壮丽和数量上曾经与中国相当。圆明园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在1772年出版的《东方造园艺术泛论》中,钱伯斯写道。
题图为雪后的北京圆明园西洋楼遗址。
(《光明日报》5.3 柴如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