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观察发现,捕鱼作业对野生鱼类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人类捕鱼常以个体较大的鱼类为目标(食物),长年累积下来,野生鱼类渐渐发生了变化,体型越来越小,性成熟越来越早,产卵的时间越来越提前。
以小黄花鱼为例,30年前,小黄花鱼生长到三龄鱼(生长三年)才会性成熟并产卵,但目前发现它们已经提前到二龄,而我国黄海的小黄花鱼性成熟已提前到一龄鱼。这是小黄花鱼的“自保”措施,它们不得已而进化,否则在高强度的捕捞作业下,就无法保证种群延续了。
在欧洲水域里,鱼类的体型也越来越小,各种器官也普遍在缩小。研究人员还发现不论海水还是淡水,其中蜉游生物、菌类微生物的体型也都缩小了。这些变化的原因除了过度捕捞,还有气候变暖导致水体升温,进而影响了水生生物的演化。
在陆地上,城市化或许是人类对地球最明显的影响。法国科学家发现,在城市里有一种一年生菊科植物——还阳参属(类似于雏菊),它的种子长得更重。这种菊花的种子靠风传播,随风四处散落,种子较轻本来是优势,但在城市里则恰恰相反,会被风吹得更远,很可能落在远处混凝土或沥青地面上,无法生长。而种子变重,就可以直接落在植物周围的土壤中,有利于种群延续。不仅植物在进化,动物也因人类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而“被迫”进化,典型个案就是所谓的“工业黑化现象”。
除了肉眼可见的动植物,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微生物也在发生巨变。特别是近100年来,由于抗生素药物的大量使用,细菌进化(变异)的速度和程度令人震惊。假如有一种致命的超级细菌诞生,人类很可能遭到灭顶之灾。
(《百科新说》2017年第10期 李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