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4月25日 星期二

    文香兰:从反面典型到全国劳模

    《 文摘报 》( 2017年04月25日   08 版)

      20世纪50至70年代,文香兰是一个闻名全国的风云人物。她先是虚报粮食丰产,成为全国的反面典型,但后来,改正错误又成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试验田造假

      1934年8月,文香兰出生于河南鲁山县张良镇刘庄村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8月她以童养媳的身份与老庄村的张志华结婚。因为文香兰没上过学,便和村里的三十多个姐妹晚上到村里的扫盲班学习。后来,这三十多人成立了一个互助组。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后,全国掀起了支援抗美援朝的高潮。文香兰的互助组也不甘落后,她们大量种植棉花,夜以继日地为志愿军做棉鞋和鞋垫。1951年12月,文香兰担任老庄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

      1952年麦收之际,《人民日报》记者阚枫和《长江日报》记者吕建中一行来鲁山县蹲点。县委负责同志向他们介绍说,文香兰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三亩麦田每亩获得了676斤的高产。当年,文香兰因试验田高产,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

      阚枫调查了1952年该村的小麦收成情况,因为小麦扬花期间,阴雨连绵,收成普遍不如1951年,每亩平均300斤就算丰收了。

      阚枫遂将真实情况报告给鲁山县政府。1953年1月5日,阚枫写的《鲁山县文香兰农业生产合作社小麦“高额丰产”的实况调查》报道刊登在《河南日报》头版,并配发编者按,建议河南省政府严肃处理该事。

      随后,《河南日报》连续发表了多篇文章,对鲁山县捏造文香兰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丰产成绩事件进行了深入的揭发和批评。这件事连毛泽东都知道了。

        文香兰检讨

      1953年1月1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命令,指定与文香兰事件有关的单位进行公开检讨,并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大讨论。事件的关键人物文香兰,此时也处在风口浪尖。1月28日,文香兰也在《河南日报》上作了深刻检讨。

      3月4日,《人民日报》转载了《河南日报》登载的鲁山县县委书记、鲁山县县长王延太检查自己官僚主义和风头主义作风的文章。

      1953年2月,毛泽东的专列沿着京汉铁路,展开调查研究。京汉铁路沿线地区先后登上毛泽东专列汇报工作的,有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时任许昌地委书记纪登奎、信阳地委书记王黎之等。

      纪登奎向毛泽东汇报后,毛泽东突然问他:“你们那个文香兰合作社现在怎么样?垮台了没有?”

      纪登奎当即向毛泽东汇报:“这个合作社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与压力,但没有垮台。”

      纪登奎接着说:文香兰虚报之事被披露后,很快从不久前上级鼓励、乡亲热爱的天上,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社员们纷纷要求退社,结果16户退了9户半,文香兰家一半退社一半留社,她的公婆退了社,她和丈夫留了下来,处境艰难。这时贺堂乡书记李瑞堂伸出手来,和另两位干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文香兰在村民大会上多次检讨错误,村民都说,“文香兰还是一个年轻人,知错改错就好。”文香兰又带领社员们干起来了。

      听了纪登奎的汇报后,毛泽东笑着说:“哪里跌倒了,哪里爬起来,好。”“你们要帮助文香兰解决困难,不能让这个合作社垮了。”

        开会期间生了孩子

      1955年,文香兰被评为全国青年积极分子。1956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坚决走合作化道路的文香兰》插图本。1957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香兰》连环画单行本开始发行。

      此后,文香兰身上的政治光环也越来越多。1958年至1973年的十五年间,她先后担任鲁山县老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和河南省革委会常委、张良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文香兰还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1955年3月,鲁山县办了一份《鲁山报》。1958年5月,文香兰接到赴京出席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通知。出发前,文香兰接到一项任务:请主席写个《鲁山报》报头。

      大会开幕那一天,文香兰把字条递了上去。大会闭幕后,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鲁山报”三个字就到了文香兰的手里。

      文香兰以后还当选了中共九大、十大、十一大的中央候补委员。比文香兰小五岁的吴桂贤是中共九大、十大、十一大中央委员和中共十大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开会时她们经常在一起。

      文香兰说,在1969年4月底召开的中共九大一次会议上,她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参加会议前,她即将临产。会议时间确定后,她挺着大肚子赴京开会。她和湖北的陈爱娥都是在北京生的孩子,陈爱娥生的女儿取名“红九”,她为儿子取名“庆九”。

      在1973年以前,文香兰虽然也担任河南省革委会常委,但一直在鲁山工作。一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问文香兰在哪里工作,文香兰如实回答。后来,李先念对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说,应该让文香兰出来见见世面,不能总在天井里。

      此后的1973年9月至1978年10月,文香兰离开鲁山任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妇联主任。1978年10月至1994年5月,她先后担任河南省妇联主任,长葛县(今长葛市)县委第一书记、书记,河南省计生委副主任等职。她退休后,在郑州颐养天年。

      (《扬子晚报》3.24 郭红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