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02日 星期四

    作者简介里的“糨糊”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02日   05 版)

        ■李皓

     

        眼下,文学期刊发表的作品多半会附上作者简介,这原本是件好事,可偏偏有人把这个“好经”给念歪了,致使这几十字到几百字的“小传”成了名利场,乱象多多。

     

        一是名字造假。有的人偏偏起了个跟某位名作家、名诗人一样的笔名,只是在作者简介里说明自己的原名。如此,编辑可能会误会为名家的稿子迅速编发,对于质量就退而求其次了。还有的作者为了赚取稿费,竟然直接抄袭名家的稿子投稿,只是稿费的邮寄地址是抄袭者的。

     

        二是身份造假。有的作者故意把自己的职业写成公务员、国企高管、报刊编辑等等,以骗取编辑的好感。

     

        三是年龄造假。我认识一位写诗歌的老者,六十好几了,可每次在简介里都写着“1960年代生人”。听说诗坛隐瞒年龄的人大有人在,无非是为了发稿子或者获奖。

     

        四是创作成绩造假。这里面的乱象最多。我们知道,创作系统当属中国作家协会以及省市作家协会最为正宗,其次是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等。有的作者根本不是会员,却也大言不惭地写了上去。还有人竟然把一些山寨协会堂而皇之地写上,号称主席、副主席,贻笑大方。

     

        再说发表作品,有的人在简介里胡乱罗列了一大串各级官方报刊的名字,摸准了编辑大都不会去挨个查,而有的把民刊和非法出版物也与公开出版物并列在一起,鱼目混珠。对奖项的列举也如出一辙,县市一级甚至某个乡镇、景区举办的征文,居然冠名“全国”“中国”甚至“世界华文”等等吓人的名头,优秀奖、入围奖也绝不放过,让人深感“来头不小”。有的作者号称“著作等身”,其实百分百自费出书,让人大跌眼镜。

     

        文坛也是个大江湖,各色人等一应俱全,在“作者简介”这个小“糨糊”上做文章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尽管文人清贫,但文学圈依然是个名利场,每个人都愿意佩戴一些响亮的标签。

     

        (《光明日报》2.24)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