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青岛“十大藏书家”之一,藏书、读书、写作,已成为常态,虽已届耄耋之年,也一如既往,乐此不疲。
想读的书很多,但感叹时间和精力有限,只能优中选优精读。现如今,一份报纸动辄几十个版面,我惜時如金,不敢问津。但多年来,我一直自费订阅《文摘报》,这一份只有8个版面的报纸,内容丰富、文章短小,版面各具特色。篇篇文章都是编辑们辛苦从众多报刊、书籍、网络中采撷出来的精华。
每当收到报纸,我必手持红笔,浏览标题,把感兴趣的文章做标记。然后对圈定的文章,逐字逐句仔细品赏。阅读时,必划线、圈点记上自己编定的一套着重记号。最后,还要把最有价值的文章剪下来,分类保存在有关的书籍中,为以后写作储备资料。
以2016年12月3日这天的《文摘报》为例:我从第二版“微信大观”上,剪下了林语堂《孔子的幽默》,夹入北京大学刚刚出版的《论语新注新译》书中。从第五版“往事解密”中,剪下李培禹《留恋的张望》,夹入《纯情的梦》——王洛宾自选作品集中。又从第六版“艺品雅趣”中,剪下《难得糊涂说板桥》,夹入《扬州八家画集》下卷之中。从这个版面上,还剪下了肖复兴《我们为什么热爱柴科夫斯基》,夹在肖复兴的著作《音乐笔记》一书中。
一张好端端《文摘报》,被我剪得千疮百孔,看起来有些好笑,但我却收获了许多精神营养。从内心感谢编辑们,火眼金睛、千辛万苦,为读者搜寻天下好文章。
我与《文摘报》还有这样一段缘分,2013年8月28日,我收到编辑部寄来的邀请函,荣幸地成为全国五十个报评员之一。去年还获得了优秀报评员称号。我为贵报撰写的评论《多给父母好脸色》,还被选用刊登,深受鼓舞,心中感到特别高兴,因为这份报紙含金量很高啊!我一直在效仿五柳先生(东晋诗人陶渊明):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山东青岛读者、本报网络评报员:林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