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在厦门的商业银行,原本在福建龙岩没有网点。但其在龙岩的分支机构成立仅两三天,就吸储高达五六亿元,其中大部分是公款。这个谜底随着龙岩市某原主要领导“落马”浮出水面。
原来,其妻在该商业银行任职。当其调任龙岩市主要领导后,该银行便在当地设立网点,公款存储也就跟着迅速“搬家”。
机关单位的公款存储量大、时间长、稳定且利率低,是各家银行激烈争抢的“大蛋糕”。龙岩市纪委在专项调研中发现:当地一家市直单位开设银行账户竟然多达100多个;某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亲属4年换了3家银行任职,该单位的基建账户及大额资金也随之变动;一些单位或企业还有其他“招数”——选择高息贷款、低息存款,通过利息差,使国有资产流入个人腰包。
“公款存储之所以能形成利益输送的链条,核心就在于公权力的干预。”参与调研的龙岩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童以龙说。有公款存储决定权的领导干部,备受各家银行的“欢迎”——赠送购物卡、安排旅游、报销发票等只能算小恩小惠;更隐秘的是,安排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或其他利益关系人到银行任职。
近两年,龙岩市纪委向这一存在着“潜规则”的灰色领域全面开刀,建立竞争性存储制度,截至目前,300多亿元公款存储情况被晒在阳光下。
国土局一直是公款资金使用大户,自然也是银行竞争的热点。新制度施行后,龙岩市国土局财务科科长老邓表示:“现在好了,局里的钱存到哪个账户、资金如何调度,不再是个人签字拍板,而是由资金存储管理小组成员投票表决,结果公开公示,银行来找关系也没用。”他说:“公款存储规范了,对我们财务工作者是一种保护。”
(《人民日报》1.13 赵鹏 方炜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