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

    宝宝发热 中医支招

    《 文摘报 》( 2017年01月05日   04 版)

        面对宝宝发烧,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敏给大家支招:

        第一招 把握“关键24小时”

        孩子发烧第一天可以在家观察,如果体温低于38.5℃,让孩子多喝水,以利于降温和排毒;如果孩子体温高于38.5℃,就要口服退热药。24小时内,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没有腹泻、呕吐等症状,体温相对稳定,就可以继续在家观察。如果孩子高烧不退,精神萎靡或出现频繁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就要及时去医院。

        第二招 “私人定制”中草药

        宝宝发烧一般为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对于病毒性感冒,“一人一方”的中药不仅帮助退热,还能针对患儿体质进行治疗。如果孩子发热伴有舌苔厚、舌尖红等症状,说明肠胃有积热,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使用清热解表药的同时加入消食和胃的中药,可通便、退烧;如果孩子患了胃肠型感冒,发热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用化湿和胃、祛风解表的中药,能够很快使宝宝恢复健康;阴虚体质的孩子大多舌红少苔、大便干燥,一旦发烧不容易退热,用养阴清热解表药疗效就很好。

        第三招 按摩也能退热

        小儿退热按摩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保健按摩,而是一种治疗手法,在选择按摩部位、补法或是消法等手法以及按摩速度时,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孩子发热伴有大便干燥等症状,查体咽红、舌红,按摩时可选用头面四大法、清天河水、退六腑、平肝清肺,再加上泄热通便的其他穴位及手法,退热的同时帮助通便。如果孩子发热,同时伴有大便稀溏等脾虚症状时,按摩时会选择补脾止泻的穴位及手法。

        第四招 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

        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习惯和大人一起再吃一顿晚餐,或是睡前喝奶、吃东西,这些都会造成孩子积食内热。孩子若在睡眠中还进行着食物的消化,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导致睡眠不安、口中异味、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积食遇到外部病邪侵袭,就很容易发病。从幼儿园回到家中,如果孩子饿了,可以吃点稠粥、蔬菜、酸奶、水果等。有喝奶习惯的孩子,可睡前两小时喝。

        (《北京日报》2016.12.23 杜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