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1月03日 星期二

    总有人要做这件事

    《 文摘报 》( 2017年01月03日   05 版)

        1万小时的素材,10多年的坚持,5千多位受访者,上亿元的投入,将这些数字加起来,对“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会有一个直观印象。很多人在问“口述史有什么用”“口述的东西,能真实吗”?

        对此,崔永元如是说:

        我第一次知道口述历史,是1999年,我去日本访问,日本朋友很热情,每个屋子都让我们看,在一个楼道里,从最古老的电视一直看到最先进的裸眼立体电视,现在还没普及。

        可走到一个屋前,里面人在忙着编辑,资料是黑白的,我要进去看,他们不让,我就认准了,这里面肯定有好东西。我就进去了,问:是什么选题?批了多少钱?什么时候播?

        人家说:这些不是为了播出的。

        我很奇怪:不播出,你编它做什么?

        后来我想了想,可能是留作资料。

        “口述历史”早在1948年就有了,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组织这个科目的教授叫瑞文斯。1959年口述历史到了台北,是胡适先生组织的。

        口述历史分成两部分,首先是资料采集,这个就是2002年到现在,我和团队干的事儿,资料采集是复杂且专业的工作,当你找到受访者时,你要在符合各种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让他完美地表达,这个时间非常漫长。有时要采访半年以上,采访人员和受访者都依依惜别了,过半个月,老人打电话说又想起很多事,采访员又跑回去,跟他们吃住在一起,甚至都在一块洗澡了。

        我们一直没有做使用口述史这件事情,在英国、新加坡等,都可以把口述史充分使用起来。英国人在资料采集上到什么程度?它已开始采集佣人,佣人在主人家工作觉得不太舒服,他可以到街区的口述历史采集站发牢骚,讲他主人对他怎么不好,那里还有一个专业律师团队,帮他打官司。

        现在喜欢口述历史的人越来越多了,可几乎所有人都问:“受访者说假话怎么办?”

        我们作为历史的采集者,不会考察受访者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怎么看真假?很简单,就是对照,把几种材料放在一起,相互对应,才得出可能接近真实的结论。

        一个结论通常是靠不住的,或者是骗人的。千万不要想办法去找一个唯一的结论,那一定是不可靠的。一个历史真相站在中间的时候,有人看的是正面,有人看的是背面,360度每一个都描述完整,依然不是历史真相,因为你不能保证每一个描述都是清楚的。

        这就是历史研究的乐处,我记得唐德刚先生说,历史研究就像登山,爬得越高,越云山雾罩,就是你掌握的资料越多,你越没有办法确定哪个是历史真相。

        (《北京晨报》2016.12.25 陈辉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