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跨越13年、辗转多国的“百名红通人员”头号嫌犯杨秀珠回国投案自首,“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7人落网,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百名红通”都是谁
2015年4月,按照“天网”行动统一部署,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集中公布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人员的红色通缉令。“百名红通”一经发布,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
梳理名单,“百名红通”人员多来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担任“一把手”或者“关键要职”的多达48人,涉嫌贪污和受贿的比例超过60%。虽然部分红通人员职位并不高,但由于在涉及重大经济利益的部门岗位,往往有不少“小官巨贪”的例子。例如名单“二号人物”、被称为“亿元股长”的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原股长李华波,凭私刻假公章,在数年间伙同他人侵吞公款9400万元。
从出逃的目的地来看,逃往美国(40人)、加拿大(26人)的最多,北师大教授黄风介绍,我国与美国、加拿大等国没有引渡条约,追逃只能通过替代性措施即劝返、遣返、异地追诉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一直以来,西方国家是追逃追赃的重点,也是难点。
37人怎么追回来
虽然我国已对外缔结44项引渡条约,但主要集中在亚洲及发展中国家。从去年4月发布通缉令以来,落网的37名“红通”之中,有22名属于被“劝返”。“劝返是在逃犯发现地国家司法执法机关的配合下,通过发挥法律震慑力和政策感召力,促使外逃人员主动回国接受处理的一种措施。”黄风介绍,劝返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手段,可以避开引渡、遣返等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复杂的程序。
此外,遣返也是追逃的重要方式。与劝返不同,遣返是指向逃犯所在地国家提供其违法犯罪线索,被请求国将不具有合法居留身份的外国人强制遣返至第三国或请求国。例如,2015年9月归案的杨进军(杨秀珠弟弟)就是从美国强制遣返回国的,这也是美方首次向中国强制遣返外逃腐败案件涉案人员。
截至2016年9月,我国已从70余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2210人,其中国家工作人员363人,追赃79.94亿元。
积极开展反腐外交
近年来,我国“反腐外交”取得越来越大的突破,例如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不断“破冰”。截至目前,中国已与印尼、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签署4个反腐败谅解备忘录、6个引渡条例、6个刑事司法协助条约。潜逃东盟国家8名“百名红通人员”中,已追回6人。
(《新华每日电讯》11.17 罗宇凡 朱基钗 白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