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报道了云南省内部分高校助学金申请会沦为“比惨大会”的新闻。云南省教育厅随即发文规定,高校不得要求申请认定学生在公开场合陈述申请理由。
不知从何时开始,贫困生申请竟成了“比惨”大赛。为了拿到贫困生奖学金、助学金,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要像歌手选秀一样在舞台上360度展示自己的贫困,甚至展开PK大赛。这种围观别人贫困伤口的恶俗美学,实在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按理说,学生是否贫困,校方需要的只是沉下身子访一访、问一问。遗憾的是,校方却摁下了娱乐化的表决器。不知道是不是受竞争思维的影响,一些学校常喜欢展开比赛与“选拔”。殊不知,有些东西压根儿就不能拿来比赛。老舍先生经常说,人得活得“体面”,而让人展示贫困就是鼓励别人丢掉“体面”。人一旦连“体面”都不要了,要么感到备受羞辱,要么也会变得不顾底线。这恐怕不是教育者想看到的结果。
(《新京报》《济南日报》11.17 陈小二 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