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广西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全省没有迷信的,恋古的反动空气。广州城里所见的读经、祀孔、祀关岳、修寺、造塔,等等中世空气,在广西境内全没有了。当西南政务会议的祀孔通令送到南宁时,白健生先生笑对他的同僚说:“我们的孔庙早已移作别用了,我们要祀孔,还得造个新孔庙!”
我们在广西各地旅行,没有看见什么地方有人烧香拜神的。人民都忙于做工,教育也比较普遍,神权的迷信当然不占重要地位了,庙宇里既没有神像,烧香的风气当然不能发达了。
广西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是俭朴的风气。一进了广西境内,到处都是所谓“灰布化”。学校的学生、教职员、校长;文武官吏、兵士、民团,都穿灰布的制服,戴灰布的帽子,穿有钮扣的黑布鞋子。这种灰布是本省出的,每套制服连帽子不过四元多钱。
在衣服的方面,全省的灰布化可以抵制多少洋布与呢绸的输入!在饮食嗜好方面,洋货用的也很少。喝酒的也似乎不多,喝的多是本省土酒。有一天晚上,邕宁各学术团体请我吃西餐,我看见传者把啤酒斟在小葡萄酒杯里,席上三四十人,一瓶碑酒还倒不完,因为啤酒有汽,是斟不满杯的。我心里暗笑广西人不懂怎样喝啤酒。后来我问得上海啤酒在邕宁卖一元六角钱一瓶!我才明白这样珍贵的酒应该用小酒杯斟的了。我们在广西旅行,使我们更明白:提倡俭朴,提倡土货,都是积极救国的大事。
广西给我的第三个印象是治安。广西全省现在只有十七团兵,连兵官共有两万人,可算是真能裁兵的了。但全省无盗匪,人民真能享治安的幸福。汽车路上,有山坡之处,往往可见一个灰布少年,拿着枪杆,站在山上守卫。这不是军士,只是民团的团员在那儿担任守卫的。
在这里,我可以连带提到广西给我的第四个印象,那就是武化的精神。我的朋友傅益真先生曾说,“学西洋的文明不难,最难学的是西洋的野蛮。”西洋民族所到的地方,个个国家都认识他们武力的优越,然而那无数国家之中,只有一个日本学会了西洋的武化。
中国想学人家的武化(强兵),如今已不止六十年了,始终没有学到家。这是很容易解释的。中国本是一个受八股文人统治的国家,根本就有贱视武化的风气,所以当日倡办武备学堂和军官学校的大臣,决不肯把他们自己的子弟送过去学武备。日本所以容易学会西洋的武化,正因为武士在封建的日本原是地位最高的一个阶级。
但在全国各省之中。广西一省似乎是个例外。我们在广西旅行,不能不感觉到广西人民的武化精神确是比别省人民高的多,普遍的多。我想这里的原因,一部分是历史的,一部分是人为的。一是因为广西民族中受汉族柔弱文化的影响较少。一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威风至今还存留在广西人的传说里。一是因为广西在近世史上颇有受民众崇拜的武将,如刘永福、冯子材之流,而没有特别出色的文人。一是因为在最近的革命战史上,广西的军队和他们的领袖曾立大功,得大名,这种荣誉至今还存在民间。——因为这种种原因,广西的武化,似乎比别省特别容易收效。
(《南游杂忆》 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