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从日本人的视角反思战争

    《 文摘报 》( 2016年11月15日   01 版)

        没有枪林弹雨的正面战场展现,正在上映的电影《何去何从》从一个普通日本士兵的视角出发,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造成的戕害。

        该片导演关晶回忆,以往的抗战电影多从中国人的视角展开,却很少聚焦战争中的侵略方,关晶决定另辟蹊径,从日本人的角度反思战争。他在准备素材时,在河北省喜峰口长城抗战博物馆看到一本被称为《满洲出征日记》的文献资料,这本日记出自一个名叫石桥的日本兵之手。关晶立刻敏锐地察觉到,可以从这个日本兵的经历去审视战争对生命与人性的摧残。   

        片中,石桥本来是一名安于平静生活的美术教师,被迫应征入伍,来到中国参加侵华战争。结果,在当年河北的喜峰口战役中,他所在的军队被中国军队打得全军覆没,只有他偷偷换上中国士兵的衣服被当地村民凤莲所救。在疗伤的过程中,村民的淳朴善良让他心怀愧疚。与此同时,他在日本的妻子也被诱骗来到中国成为慰安妇。当石桥回到军营,目睹妻子备受凌辱而自杀时,石桥对战争的憎恶也越发强烈。

        尽管对战争有独到的反思,但在票房上,该片显然不属于能大卖的商业片。对此,关晶显得比较坦然:“这部电影耗时两年完成,只要他是健康的、真诚的,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命运。”

        (《北京日报》11.9袁云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