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雨天,一名农民工因鞋上有泥而脱鞋进入银行取款,虽经保安一再劝阻,但农民工仍坚持脱鞋,跪地取款。照片经媒体和网络传播发酵,引发同情点赞和反思。
人民网评论称:农民工脱鞋跪地取款,正说明这位农民工有着良好的公德意识和环境意识。行为虽可敬,但也令人心酸,不应仿效,更无须提倡。
京华时报评论称:农民工“跪地取钱”成了美德,是因为有些人拥有某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以不同标准来评判农民工,事实上,这不过是权利不对等下的一种谬赏。我们在网络上赞美农民工的正能量,究竟有没有人在为他们真正做事?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缺少规范,劳动福利缺少监督,风餐露宿成了家常便饭……如此环境下,如何“涵养”出一颗有尊严劳动、有尊严生活的从容之心?
荆楚网评论说,“民工脱鞋跪地取款”背后是稀薄的城市融入感。在异地人口落户城市的规划蓝图的大变革中,如何让底层劳动者有足够勇气站起来?
这当然需要多方面努力,一来社保覆盖面再进一步扩大,二来劳动保障部门牵头改善民工的居住条件。这一个案,其意义无疑是期待普通体力劳动者们能生活得更好。
(中国日报微信号·世界观10.30 张周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