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王拉玛九世陛下,讳名普密蓬·阿杜德,中文名郑固。1946年登基,1950年5月5日加冕。他是曼谷王朝的第9位国王,也是目前全世界在任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深得泰国各族国民的爱戴。2016年10月13日去世,享年88岁。
从西方归来的新国王
1950年2月,23岁的普密蓬·阿杜德动身从洛桑坐火车到法国的维拉弗朗切,乘上海船,从现代文明世界穿越回古老东方。泰国海军的船只在那儿恭迎他,将他载向大皇宫。
新国王很快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1950年,陆军元帅披汶·颂堪正在泰国实行军事独裁。普密蓬回忆当时的处境:“当我试图张开嘴巴提出一些建议时,他们总是说我不知道任何有关国家的事情。他们不让我说,我便不说。”
那段“蛰伏”的时期,普密蓬开始尝试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正是这项工作让他获得无上的敬仰与随之而来的权力——他想尽办法接触他的子民。人们有时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国王出现在皇家广场和人群交谈。1952年,国王捐资修建了一条通向马来半岛北部巴蜀省的公路。9月,他开了一个爵士和古典乐节目,每天早上播放一小时。
1957年,普密蓬等来了机会。1957年大选,披汶集团在选举中作弊获胜,引发社会动荡。8月他又亲自主持本该由普密蓬国王主持的佛历2500年庆典,陆军司令沙立·他那叻元帅借此指责这是对国王的大不敬,遂以控制街面混乱局势为由,于9月17日发动政变,推翻披汶政权。
沙立代表了军界新兴实力派,与披汶不同,这批人没有留学背景,是完全由泰国自己培养起来的军官,是忠君观念深厚的君主主义者。普密蓬第一次在政治上公开使用了他的权威。9月16日,国王任命沙立元帅为军方最高长官。
天生的外交专家
沙立当权的5年,军权和王权正式结盟。沙立提出“民族—佛教—国王”三位一体的口号作为国家精神信条,恢复了君主制时期的一系列繁文褥节。沙立还将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交给国王——外交。
普密蓬显然很适合这份工作。在越南,他使用法语;在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他说英语;在德国和奥地利,他说德语。在旅途中,他磨砺了自己的演讲技术,学会接见从国家元首到泰国留学生在内的各路人马。
他很会和人打交道。“我是在这里出生的,所以我能说美国是我的半个故乡。”1960年,在见到艾森豪威尔时,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这次访问是情感之旅。”他在美国发表了超过60场演讲和无数的即兴讲话,最著名的一次是在国会发表演讲,他告诉美国的议员为什么美国要给予泰国更多的安全支持和经济援助:“当一个国家对安全感到自信的时候,它就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经济发展上。正如你们知道的,我的国家被认为是欠发达的。泰国人的年均收入只有不到100美元。你可以理解,我们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愿望有多么迫切。”在英国会见伊丽莎白女王时,国王说:“在我的国家,英国精神是被崇敬的……正因为如此,我的祖父朱拉隆功国王在第一次派出他的留学生时,才会选择英国作为目的地。”在访问结束前,泰国驻英国大使馆举行的最后一次聚会上,国王和乐队一起演奏萨克斯风,让所有人尽兴到了晨曦微露。
那是泰国第一次以鲜活的形象站在世界面前。普密蓬的风度和开明极大地改善了泰国政治封闭的国际形象。
为百姓操劳
很多时候,国王要弥补政府体系的漏洞。
1965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称,泰国北部地区每年生产145吨鸦片。普密蓬亲自走访过那里,人们还记得,国王在士兵的帮助下穿越密林,攀爬岩块,找到了隐藏的罂粟田。国王表现镇定,居然建议他们给罂粟松松土,这样它们能长得更好——这种轻描淡写化解了政府与村民间业己产生的对抗。他询问村民一年能够从罂粟中获得多少收入。“答案是3000到5000泰株。”国王后来回忆。于是,他以此为目标,帮助当地引进新的水果品种,修筑从山区到平原市场的道路。
在泰国各地,国王穿着便装旅行。他的外衣口袋里总是整齐地插着几杆他亲自削好的铅笔。他常常自己开车,也不介意步行,这会让他更好地认识当地。有时候,他们也乘坐直升机,国王会在这个时候做他的文案工作。如果其他人在这时候睡着了,他会大为光火。他说乘坐直升机,使用公共资金购买的汽油是一项特权,我们必须尽其所用,而不是听着发动机的轰鸣昏昏欲睡。
国王的爵士乐
普密蓬有一支自己的爵士乐队,他曾把乐队类比社会。“他说乐队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人在演奏音乐的时候都同等重要。同样,社会也是如此。如果每个人都知道并且履行他们的职责,社会就会进步、和平。这里没有高低之分,就像乐队里,音乐才是真正的国王,别的都不重要。”
2010年9月29日,普密蓬身着礼服、结着领结,坐在轮椅上,来到医院另一角落出席一场为他举行的音乐会。他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听泰国爱乐乐团演奏他在许多年前创作的几首爵士乐——《蓝色白日》《我从不梦想》《无月》《日落之爱》《落雨》等等。音乐会之所以举办,是因为34年前的这一天,国王曾在满是学生的会场演奏音乐,那是他最后一次公开演奏。
(《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43期 徐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