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1月01日 星期二

    慢性病已成为最大公共卫生挑战

    《 文摘报 》( 2016年11月01日   06 版)

      中国公布了“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纲领,但还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对个人来说,在生活条件提高的情况下,如何能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难,多脂肪多盐的饮食和吸烟是对个人的挑战,尽管我们的吸烟人数有所下降,但吸烟量却增加了。此外,个人越来越少的运动和锻炼,也是健康的一大威胁。

      目前中国的慢性病占整个疾病负担的85%。近20年来,国际卫生政策更加注重解决艾滋病、结核病、疟疾以及其他妇幼健康问题,这颠倒了中国以及某些亚洲国家疾病控制的优先重点。

      慢性病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挑战。世卫组织一项调查显示,因慢性病死亡的人群中80%来自中低收入国家,而在20世纪90年代则只有40%。

      加强和重建初级卫生保健是符合成本效益/效果的做法,对慢性病患者要及时发现,进行有效的治疗、监测和管理,可以有效减轻较高层次的卫生服务负担,减少个人和医保系统医疗费用支出。

      政府不仅要重视预防,更要对预防进行倾斜性投入。为了让医生愿意下基层,应该大幅度提高基层医生的收入(不只是基本工资)。如果基层/偏远地区医生收入比北上广要高得多,我相信会有人愿意去。卫生问题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问题。在医疗和教育领域,我们不应该搞市场经济,而应该由计划经济来主导,先解决大部分人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南方周末》10.27 汤胜蓝)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