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冬令进补要分两种情况:体虚患病者的进补,和无病养生保健的进补。
体虚及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补法
一般而言,人体之虚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分,冬令进补应该因人而异。
气虚表现为气短喘息、食欲不振、腹胀,宜进食牛肉、鸽肉、鲫鱼、黄鳝、红枣、莲子、木耳、海参等。血虚表现为面色无华、指甲唇色苍白、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宜进食牛肉、猪血、海参、龙眼肉、胡萝卜、菠菜等。阳虚常见症状是:畏寒肢冷,腰膝酸痛、唇色苍白、少气懒言、小便清长等,宜进食鸡肉、羊肉、牛肉、泥鳅、虾、鳗鱼、核桃、红枣等。阴虚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干咳无痰等,宜进食甲鱼、龟、鸭、银耳、梨、百合、蜂蜜等。
中医认为冬天常用补益类中药有:补气类: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补血类:宜选当归、阿胶、熟地、枸杞子等;补阳类:以选鹿茸、海狗肾、冬虫夏草为佳;补阴类:可选用龟板、天冬、麦冬、山萸肉等。
身体无病老人的冬令进补法
老人脾胃功能偏弱,最好先“底补”。可在立冬时选用芡实炖牛肉,或取芡实、红枣、花生加红糖炖食等方法,用以调理脾胃功能。若胃肠无任何不适,即可进一步安排其他补品来增强滋补效力。
此外,宜适当选食有御寒效用的食品。如羊肉、牛肉、狗肉,辣椒、大蒜、生姜,核桃、龙眼、栗子、大枣、荔枝、松子等。亦可多吃滋润食品。
冬令进补还要注意烹调方法,一般以蒸、煮、炖的做法为佳,不宜过多调料,应以食物原味为主。须注意,不宜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如红烧肉等。老年人过食肥腻之品可导致体内热能过剩,除引起肥胖外,亦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保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