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细菌取证 打击犯罪新武器

    《 文摘报 》( 2016年10月27日   07 版)

      每个人在3岁后都会在体表逐渐形成自己所独有的一件细菌“外衣”。它堪称我们的另一张身份证。研究发现,通过分析人体遗留的细菌标记,可将人们与各自使用过的键盘和手机逐一对应。每个人的菌群特征各不相同,但人与人之间越是亲密,其所共有的微生物数量越多。

      犯罪专家表示,继指纹、DNA之后,细菌取证将成为打击犯罪的新武器。不过,细菌取证作为一门新技术要想在司法界获得广泛认同,可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有专家认为,细菌取证与DNA鉴定有相似之处,前者能做的事后者基本也都能做。如果碰到来自不同对象的细菌标记非常接近的情况,可能很难有效确认身份。

      此外,这项技术还会引发一些伦理上的争议。如细菌样本会暴露大量个人信息,比如种族、所患疾病、职业等。

      (《科学画报》2016.9 陶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