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那时的“粮票交易”

    《 文摘报 》( 2016年10月18日   05 版)

        想当初,但凡出门都要带着粮票,后来随着粮票有了结余,“啃”粮本“等”粮票的日子略缓,每月粮票或多或少有了结余。

        随着居民手头存积的粮票越来越多,人们把它真真地当成了流通货币。用粮票交易自个儿所需商品,渐渐尝到甜头。这种暗地里互通有无,即便都心知肚明,谁也不会刻意点透。

        春夏秋冬的农家,总有忙闲之分。偷偷摸摸的自留地,除了家用外,总也有些富余,也就有了想进城淘换的原动力。城里的百姓也琢磨:净靠本、票、证、券,想吃喝换个样儿,想添置些日用品,怎么也不活泛。再说了,农民哥家没这证那票的,也不灵便。于是,各需所需成了最初的交易模式。

        其实搞“地下贸易”,是件很神秘很冒险很提心吊胆的事情。

        那会儿都是相好邻居,背地里没藏着掖着的且无话不说。什么眼瞅着一位挑担大米的农民大爷进了前院;什么换花生米换蚕豆的被对门的院里大婶拽了进去,什么一大兜子的杂货杂物进了左边那胡同里,出来啥也没了!相互使着眼色、努着嘴儿,不言尽在会意中。

        粗粮票换天津小站米,要不换成新碾的棒子面。最最得意的是,把手里的粮票换成了花生豆或者是只有过节才能见到的葵花籽。豁出去好几十斤细粮票,兑一小瓶“滴滴香”的小磨香油也算值了。

        还有的农民哥可倒好:把别处倒腾来的塑料盆、塑料桶、碗碗罐罐,自家攒作的盖帘、炊笊、扫帚、葫芦瓢驮来,自然方便了你我他。

        几斤粮票换什么小物件?几十斤粮票能换多大尺寸的塑料大盆?兑换双方心里都有小算盘。有时好说话,可以往下侃侃价儿;有时看准喽,再饶上个小擀面棍或者搭上个炊帚算是找个平衡,没觉得吃亏。

        记着那会儿有句台词:“倒腾鸡蛋的富过发射导弹的。”隐行于世,窜行于巷,轻车熟道地与每一家“按需所供”而不厌其烦,“倒蛋”人群从乡下到城里,浩浩荡荡,却也学会周旋与隐蔽。

        经历过的一件“倒蛋”事件,至今使我记忆犹新。

        明里暗里,家家都把农家的新鲜鸡蛋“请”家来。回回换,回回觉得好划算:两斤粮票换三个,个个清儿亮黄儿明。煎煮鸡蛋,蒸嫩蛋羹,炒菜加蛋,闻着味道都觉得与商店里卖的不同。孩子喜欢,全家乐意。交易了,粮票变通成了货币,又何乐而不为?

        邻居王婶家有这么一档子事儿添堵。巷子里快走完一圈,“倒蛋哥”把最后十几个鸡蛋与西屋王婶几近交易完成:鸡蛋也过手了,粮票数清楚了。巧在这时,一位老大妈戴着红袖标领着巡逻队“挤”进了院子。

        这下可炸了窝喽!奉令打击投机倒把、取缔粮票倒卖、扼制不良之风,巡逻队铁面执法,任凭“倒蛋哥”一而再地哭求,还是将兑换一篮子鸡蛋的粮票全部没收。王婶手里的几十斤粮票打了水漂。

        也难怪,昨个儿戏匣子里刚广播“打击非法交易”。俗话说: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

        活泛些的,都得通风报信。戴红箍的大爷,碰着紧要关头,还就是信息传播员。“嗨!说您呐,这几天可甭来。想找不自在,您就乱窜吧您!”听话那倒蛋部队也就歇歇气儿。“我说她林大妈,您就稍崩崩,就这些日子查得紧,少吃几个蛋,不碍得吧?”小孙子嘴儿再急,林大妈也不敢满街找“麻烦”,明白!消停了咱再说。

        (《法制晚报》10.8 刘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