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的理论收获,需要整理筛选、升华提炼、检验论证。究竟哪些是中国自己的新的东西,要挑出来,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的理论整体,这就是“把成果拾进篮子”,形成多数人的共识。但是,目前形成共识的机制却很不到位。
举几个明显的例子:
一个是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就是通过了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起步的。那么30多年来的实践是否有所证明,怎么看待和处理阶级斗争问题,才是正确的结论和导向?如今却看到,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尖锐、激烈,甚至很混乱。有些人在引经据典,用马恩毛过去的论述来说明问题时,完全看不出改革开放以来的认识,和几十年前的认识有何区别,对于什么是深化了的新的理论成果,没有丝毫展示。这样,当面对新的阶层现状时,文革和文革以前那种“左”的斗争氛围,就重新浓重起来了。
另一个是关于怎样对待西方理论思潮。新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之争,完全是在西方语境下的争论,对当前中国大陆来说,应该是属于“场外”的争论。对于这样的争论,可以注意去观察研究,吸取必要的经验教训,但绝对不宜加入进去扮演一方角色,没有必要在两者之间选边站。学者不要忘记自己研究的主题,是探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话语。但是,这个意见只生效了一阵子。后来一些人还是按捺不住,非要把人家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积极参战不可。结果把本来在中国已没有什么地位的“自由主义”也抬起来了。
第三个是关于精神生产体制的改革的问题。就哲学社会科学体制而言,目前还在一定程度上停留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不能充分适应时代和发展的要求。例如,在科研和教学体制中行政化的路径依赖,不仅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在加强。不适当地夸大行政权力对于话语权力的保障作用,不仅会造成“权力大于真理”的迷信,而且实际上也会导致以现实的利益链取代科学规范的效应。
在一个利益和思想多元化日益彰显的时代,关键在于要有一套合理、开放、高效的体制和机制,能够运用科学、民主、法治的方式,让社会上关注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各种思想活跃起来,将其中合理有效的意见整合提升成为科学的理论成果。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检验,来不断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提升人们的共识,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理论视野》2016年第9期 李德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