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深秋怎样添衣

    《 文摘报 》( 2016年10月13日   04 版)

      深秋,我国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仍维持在10℃~20℃,“凉而不寒”。此时,适当地少穿一点衣服,“冻”一下身体,能增加皮肤和黏膜对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人体的抗病防病。若过多地穿上衣服,身体与“凉”接触太少,就容易受凉感冒。但“春捂秋冻”必须把握尺度,深秋穿衣要避免两种极端情况。

      一是机械理解“秋冻”,深秋着装过少,从而“冻”出感冒;二是深秋时节穿衣过多,从而“捂”出感冒。

      我国《气象部门常用生活气象指数产品暂行技术规范》中有规定:

      一级严冬装:适宜穿着羽绒服、戴手套等;

      二级冬装:适宜穿着棉衣、皮衣、厚毛衣等;

      三级初冬装:适宜穿着夹克衫、西服、外套等;

      四级早春晚秋装:适宜穿着套装、夹克衫、风衣等;

      五级春秋装:适宜穿着棉衫、T恤、牛仔服等;

      六级夏装:适宜穿着短裙、短套装等;

      七级盛夏装:适宜穿着短衫、短裙、短裤等。

      显然,我国大部分地区深秋穿衣指数应为“四级”。当然,即便是适宜的衣服,也有薄有厚,具体穿着时,还应该根据个人体质和感觉因人而异。专家指出,深秋时节着装应以“静止时,不觉得冷;轻微活动时,也不出汗”为标准。

      深秋时节,许多父母怕孩子受凉,一层又一层加穿衣服,用心良苦却适得其反。孩子天性好动,早晨上学时穿许多衣服,到了中午,气温升高,孩子活动易导致身体发热、出汗。而现在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较差,很少能做到“适时”“适宜”地减衣,常常因贴身衣服湿透或过多地脱掉外衣而诱发感冒。

      (《北京青年报》10.10 霍寿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