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作品已经成为很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对于这种现象,莫言表示:
我知道确实有很多硕士生或者博士生把我的小说作为他们论文的研究对象,但当有人当面来请教的时候,我告诉他立刻换题,因为我说我没什么值得研究。他们的问题都好深奥,如果不承认显得我很浅薄,如果说实话大家会很失望。
其实我写的时候,很多“意义”并没有想到。作家有的时候感觉这个地方有戏,这一拨人物之间关系很微妙,这些来自生活的细节很习常,能体现人类复杂性的某个侧面,然后就这样写了。写到作品里以后,一放大,一集中,它便产生新的意义。但他写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会产生那么多的解读。
没有一个作家会在写作的时候把他的小说或诗歌的意义想得特别明白,如果想得特别清楚,表达非常准确,不产生任何歧义,这部小说是不成功的。所以一部作品有它丰富的可读性、解读的多元性,是正常的。
我想,任何一个作家实际上都被放大解读了,好的小说弹性空间特别大。文学批评家应该持宽容的态度,只要能够自圆其说,用我的小说作为证明你理论的材料,就不必向作家求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 徐岱 李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