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通过小鼠实验,重新诠释了“睡眠”的意义:睡眠对于人体,就像是一次“洗车”服务——其过程有助于人体自动清除脑细胞自然活动产生的分子碎屑以及各种有毒蛋白质。
研究者发现老鼠睡眠时脑细胞间隙比平常大出60%。这能让动物脑里的脑脊髓液流速加倍——甚至能达到老鼠清醒时的十倍。在睡眠过程中,脑脊髓液会被压入大脑,然后就像洗碗机一样,这些脑脊髓液会将残余在大脑中的部分有毒物质冲走,最终汇入肝脏分解并排出体外。而这些有毒蛋白质如果在大脑内长期积累就会导致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者认为,在睡眠时,因为身体停止了其他大多数的活动,体内的能量可以更多地用于清理体内的有毒残余,此时向大脑输入脑脊髓液也会相对更容易,所以这时的清理工作也会更顺利。不过研究者目前还未能证实该机制同样适用于人类。
(《羊城晚报》9.12 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