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西伯利亚东部发现了一处全球最大钻石矿,其产量据说能满足全球市场未来3000年的需求。天然钻石一向因为稀有而身价昂贵。巨大矿藏的“发现”,会让钻石变得像石头一样不值钱吗?
广州钻石交易中心总经理梁伟章表示,消息中的钻石矿,其实在1955年就发现了。其开采寿命接近100年,但相比全球的钻石产量产值以及钻石市场的需求,还是有距离的。
很多人认为,钻石的唯一元素就是碳,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元素。钻石昂贵是精明商人营销的产物。“营销说”可以追溯到一篇发表于1982年美国《The Atlantic》(大西洋月刊)的文章《你有试过卖出钻石吗?》(《Have you ever tried to sell diamond》)。文章指出,1870年南非Orange河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产量以吨计。为维持公众对钻石稀缺的印象,钻石矿的主要投资人组建了一个单独的实体,以控制钻石产量,这个实体就是1888年成立于南非的戴比尔斯(De Beers)。它在各国设立贸易公司,控制全球的钻石交易。
我国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研究部首席研究员陆太进认为,钻石今天的地位和营销推广确有关联,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钻石本身具有极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质。相比绝大多数矿物资源来说,钻石的生成和发现绝对是小概率事件。它产自于地球深部,经历了熔解、变形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可谓九死一生,才能达到极为稀少的宝石级钻石。
(《广州日报》9.11 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