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9月15日 星期四

    “996”吐槽事件引发思考

    《 文摘报 》( 2016年09月15日   02 版)

      9月1日,58同城网站出现员工吐槽996的事件。一名58同城员工表示:“所谓的‘996’,即早9时上班晚9时下班,周六照常上班,而且要我们说是义务自愿加班,不能请假。无加班费、无交通补助、无餐饮补助。”

      加班在互联网公司几乎是常态。互联网创业公司为了降低创业成本,也会用各种激励手段使得员工“自愿加班”。很多互联网公司配备了健身设备、游戏设备,各种果盘零食、晚饭美食,甚至提供胶囊公寓。一家游戏公司员工告诉记者,公司里的胶囊公寓时常不够住,一些程序员甚至连续几天不回家,“很多人单身,回家没事做,而在公司有吃喝,有人一起打游戏,可以随时就工作进程讨论”。

      更多的创业公司除了在精神上激励员工外,还采取期权绑定的形式,例如承诺公司上市后给创业员工期权回报,这样将公司的发展与员工利益进行绑定,一上市会有巨大的利益回报。但更多加班的原因来自绩效考核的压力。

      采访中发现,员工并不是一味反对加班,也不反对公司为了业务而施行短期加班制度,只是反对无效率的消耗。

      “996”工作制引起员工愤怒情绪的一个原因是,如果公司的薪资待遇并不突出,而零补贴的长时间加班意味着变相降薪,这样的加班自然不受欢迎。

      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表示,加班必须要支付加班费。公司随意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安排周末加班,以及不支付劳动者加班报酬的行为都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如何在公司发展与员工劳动权益维护之间寻求平衡,这给企业、员工、法律界以及劳动监察执法部门都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工人日报》9.10 车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