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9月15日 星期四

    吾不如

    《 文摘报 》( 2016年09月15日   05 版)

        ■董改正

      顾炎武是个大学问家,一生著述丰厚,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当他回顾一生时,却发出了事事皆不如人的喟叹。

      他说:“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锡阐;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尔岐;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山;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容;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任臣;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彝尊;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宏撰;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弨。”

      王锡阐是天文历算学家,以忠于大明的气节而闻名;杨雪臣是顾炎武的好友,以顾的多篇《与杨雪臣书》闻于后世;李容、路安卿、王宏撰、张弨等,都有气节,多因与顾炎武友善而名传后世;张尔岐是明清之际著名经学家,以孝悌遵礼名于后世;吴任臣曾任《明史》撰修,更以捡漏藏书而闻名。

      细批其间人物,最为大众了解的恐怕也就是傅山和朱彝尊了,但顾炎武佩服他们的,并非全是学识:对于傅山,他佩服的是他的姿态——萧然物外;对于朱彝尊,他佩服的是文品和人品。以此上溯,可以发现,大儒顾炎武,交友与臧否人物,首以品德为上。

      事业学问,皆可以发愤加机缘获得,史上不乏天资平平而取得大成就者;而能以劣品成大业、名垂后世的鲜有。史上能够承认“吾不如”者,真的很有几个人,但因为“吾不如”后面跟着的宾语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人生况味。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谁更强些?子贡答道:“我哪敢跟他比呢?颜回闻一以知十,我是闻一以知二。”然后孔子叹道:“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你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啊!这是比天赋。

      刘邦在总结得失成败时说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是比本领和聪明。韩信的智慧不在刘邦之下,终为刘邦擒杀,可谓成也智慧败也智慧。

      比本领,比聪明,比成就,比财富,这些“比”是没有尽头的。这样的比,纵使承认在某项成就上“吾不如”,那也不见得有多大境界,大智如顾炎武岂会不懂?人生是什么越高越好?是返璞归真后的纯与真,是弃功淡名后的良与善,是走过万水千山、自知知人后的自畏:在修养上,我还有哪些不足?在道德上,我还有哪些亏欠?我会不会因为品德问题,为后人微词?

      学问可以有欠缺,顾炎武敢修正王阳明,后世当然也有修正顾炎武者,此不足虑,所虑的只是修行。顾炎武以人品文章垂名青史,正是他兢兢于此的结果。

      (《羊城晚报》8.2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