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

    学林轶事

    狄拉克惜字如金

    《 文摘报 》( 2016年08月23日   06 版)

        狄拉克是英国物理学家与应用数学家,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以沉默寡言出名。

        有一位和狄拉克在剑桥大学同事多年的物理学家说,如果要和狄拉克讨论问题,最好是把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不要有枝枝节节的废话,而狄拉克通常会看天花板5分钟,然后转看窗口5分钟,再回答“是”或“不是”,非常简捷。

        曾给爱因斯坦当助手的波兰物理学家英费尔德1933年来剑桥大学做研究,狄拉克的导师建议英费尔德去和狄拉克做正电子研究,于是英费尔德来到狄拉克在约翰学院的办公室。

        狄拉克微笑地开门,请他坐下,一言不发地看他。英费尔德用结巴巴的英文表示自己的英文不是太流利,他想这样狄拉克会开始讲话了。

        可是狄拉克仍微笑不语地看着他,英费尔德很尴尬,于是就直接说:“我想做正电子的研究,你不会反对和我合作吧?”狄拉克回答:“不!”就没有再讲话。

        英费尔德提出一个问题,拿起笔要写一个公式,问狄拉克的意见。狄拉克讲了一句只有5个词的英文句子。英费尔德后来花了两天时间思考才明白这句子的意义。

        最后英费尔德想要告辞,就问:“如果我研究有困难,你不介意我再麻烦你吧?”

        狄拉克说:“不!”

        英费尔德心里十分惊奇和消沉——怎么这个人那么难以沟通。

        有一次,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到狄拉克家里讨论物理问题,他的英文讲得不好,用一半法文一半烂英文,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想要表达自己,狄拉克静静地听却没有什么表示。

        过了一段时间,狄拉克的妹妹进入房间,用法文和哥哥交谈。这位访客发现狄拉克用很流利正确的法文与妹妹交谈,大吃一惊。原来从小到大,狄拉克的父亲要他们在家里讲法文,长大之后,兄妹交谈都是用法文。这位访客很生气地说:“为什么你不告诉我你会讲法文?你害我花了许多力气用英文和你交谈。”狄拉克简短地说:“你从来没有问我。”

        有一次,一个外国的访问学者拜访狄拉克之后和他一起在学院共进晚餐。访客为了打破沉默,就对身旁的狄拉克说:“今天外面风很大。”狄拉克听他这么说之后,就站起来走开。访客想:“糟了,我这样谈天气的话,一定令他觉得无聊,他跑走了。”只见狄拉克打开门,把头伸出去,过一会转身回来,坐回他的椅子,说:“是的!”原来他为了验证这话是否正确,在观察之后才说出自己的看法。

        他就是那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信服者。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学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