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16年08月23日   06 版)

        政府官员的问责逻辑

     

        蔡永顺在8月11日《社会科学报》上说,对2014年之前搜集的腐败案例和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只有10%左右的实名举报线索被使用和调查,其他90%都会废掉。一手的数据显示,被举报的基层官员被调查的比例大概在11%左右,县处级以上被调查的比例仅为2.5%,而有相当多的被举报高层官员是没有被受理的。

     

        在干部管理中容忍与处罚混合使用。如果事件的后果很严重就会被处罚,但当后果不严重时,对于是否处罚国家就存在自由裁断权。我国政府在面临处罚官员两难境地的时候,采用的选择性处罚是出于减少社会损失的考虑,但也一定要保证政权的合法性和政府的权威性,这是我国干部处罚中的基本政治逻辑。

     

        不要误读裁判文书公开的价值

     

        于志刚在2016年第4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上说,目前学界不乏对于裁判文书公开的异议,有学者主张裁判文书应该注重典型案例的指导价值,应当部分上网,有学者则提出裁判文书全部上网的成本过高,而效益则不确定。甚至还有学者提出:我国法院每年审结的案件上千万件,如此庞大数量的文书被传上网,公开的必要性和实际价值值得商榷,甚至沦为“过剩信息”,实际意义不大。目前学界思考更多的是裁判文书的公开范围,但这不是裁判文书中的关键问题。裁判文书公开的实际价值并非完全在于公民对审判信息的获取,更大层面上在于促进审判的公正,让审判结论公之于众形成司法透明,进而倒逼和促进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和公平、公正性。让裁判文书处于公众监督之下,即使公开的裁判文书因“信息过剩”从未被检索查询,但是其公开本身就已经产生了推进审判公正、促进司法透明的本质目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