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

    我们真的理解“女排精神”吗

    《 文摘报 》( 2016年08月23日   01 版)

        几乎伴随着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决赛战胜巴西的同时,各路自媒体上,一个久违了的词汇重新刷屏——“女排精神”。 

        而正像郎平所说,外界仅仅是在女排胜利的时候才想起“女排精神”,高呼“女排精神重现”。扪心自问,我们真的理解“女排精神”吗?

        从经济到体育,中国已经进步了,可那种“以成败论英雄”的思维,还时不时地回归语境,但时代已经改变。“洪荒少女”傅园慧的横空出世,是中国当代运动员努力拼搏、享受比赛的风采;“孙杨不哭”,是国人在对待运动员失利时的宽容。

        郎平执教中国女排的经历,不也是女排精神的展示吗?2013年郎平出任主教练时,中国女排迟迟打不出好的成绩。郎平大胆起用新人,2014年获得世锦赛亚军,2015年夺得亚锦赛和世界杯的冠军。本次里约奥运会,郎平再次带领女排姑娘夺冠。

        正如郎平所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输赢而改变。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是竞技的目标,而为达目的付出的坚韧、拼搏、永不放弃,才是体育的本质。

        不仅在体育,还有经济、科技等方面,中国都有需要追赶的对象,也依旧需要“女排精神”的鼓舞。说到底,“女排精神”并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精神,也是时代需要的精神面貌,而我们能否改变思维,真正读懂“女排精神”呢?

        (《北京青年报》8.22 褚鹏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