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步入老年后,发现上肢有时会出现发抖的现象。尽管都是“抖”,但“抖”的方式不同,病因也不同。
意向性震颤:离目标越近抖得越狠
这种“抖”在有目的运动中,或者将要达到目标时最为明显,比如:当用手指自己的鼻子、按按钮时,或用筷子夹菜时,发现手不由自主地抖动,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小脑、脑桥受到损伤造成的。损伤病因多种多样,如脑缺血、肿瘤、多发性硬化,小脑萎缩等导致小脑不同程度的损害。意向性震颤可不伴肌张力的变化,而只在肢体运动时才出现。
姿势性震颤:固定姿势时抖得厉害
当我们动起来时,手不抖,但一旦恢复静止,比如站立,反而身体像弹簧一样震颤。这种情况根据病因又分为:特发性震颤、扑翼样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继发的震颤、药物性震颤、生理性震颤等。其中,特发性震颤常见为双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震颤、良性病变,多半有家族遗传;扑翼样震颤多见于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肝昏迷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继发的震颤多合并甲亢引起的临床表现,如身体消瘦、心率快、烦躁易怒、饮食量增多、眼球突出等;药物性震颤多由于服用一些抗焦虑药物和部分降血压药,多在停用药物后一段时间内缓解;生理性震颤往往由情绪起伏导致,如“气得发抖”。
静止性震颤:类似两组肌肉在打架
静止性震颤就像两组肌肉在打架,常见手指搓丸样动作,静止时出现,紧张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多为一侧起病,逐渐扩展到四肢,也可见于下颌、唇和四肢等,抖动有以上特点时,多提示是帕金森病,常伴有肌张力增高和运动迟缓,如走路时、转身时较为缓慢。
(《健康时报》7.26 谷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