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

    听老兵讲述抗震救灾故事

    《 文摘报 》( 2016年08月02日   08 版)

        时隔四十年,李继军第一次回唐山,他特意从南方赶来,他说:“逝者已经远去,活下来的人就得好好活着。”

     

        今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5月23日,受唐山市地震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和路南区区委、区政府邀请,当年第一批赶到救灾现场的38军红军团的部分官兵重返唐山。40多年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已是身体有恙的老人了,战友们久别重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可是“唐山大地震”却是他们的“心结”,也是他们一度不愿直面的话题。

     

        在1976年执行唐山抗震救灾任务中,38军由副军长裴飞正担任军前线总指挥。这次唐山之行的随行老战士中,就有裴副军长的儿子裴晋平,他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意外找到父亲当年的抗震救灾日记,而这份带有岁月痕迹的小小日记本,像是时光穿梭机,将人们带回了往昔艰难的岁月。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时任红军团7连班长的周兆丰是随第一辆军车进唐山的,他向记者回忆说,自己7月28日早上10点半从营房出发,29日凌晨3点就抵达了唐山,当时的他才17岁,年轻活泼的战士们在车上并不知道是执行什么任务,一路上偶有说笑,可是刚过了天津,大家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天上下着雨,路上一片凄惨,哭哭啼啼的人们,愁云惨淡,他们这才知道,原来唐山发生了大地震。

     

        7月29日天亮之前,38军先头部队进入唐山市,红军团特务连代理连长高佩璞立刻被眼前的悲惨景象震惊了。“此刻的唐山市就像一座大坟墓,倒塌的房屋陷入地中,地面上只能看到天窗和齐刷刷的屋顶,目力所及处,唐山市除了火车站旁边的一座水塔斜立于地面,再也看不到高大建筑物了;断楼残壁上,挂着许多逃生未成的人的尸体,一位年轻的母亲紧紧抱着儿子一起砸死在窗口……开滦煤矿医院的病床上死去的病人已经风干,惨状遍布各个角落。”

     

        命令就是拿命去换令

     

        不眠不休是否觉得辛苦?对于这个问题,接受采访的老兵们露出一副“匪夷所思”的表情,高洪羽说:“看到那么惨的情况,只想抓紧时间救人,没想到累,救出一人就是救出一条生命啊。而且,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来自地下的细微的呼救声才更容易捕捉到,所以,我们在夜间甚至比在白天还要警觉。”高佩珂更是瞪大眼睛,看着记者说:“你知道我们刚入伍在新兵连时,首长是怎么给我们解释命令的吗?命令命令,就是拿命去换令,我们怎么会觉得辛苦?那时大家完全是可以舍命的态度。”

     

        裴副军长8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当时的主要工作是“为能救活一个人而努力”、“注意发现水源、粮油食品”等。

     

        刘挺讲述说,当时他们的任务是在唐山火车站救人,那是1976年7月29日早晨:“到了火车站前,我们经过打听找到了这个已看不出模样的列车员公寓,我们面对着的只是一堆由钢筋水泥和碎砖烂瓦组成的废墟。这时,车站派出所的民警过来向我们介绍了公寓的基本情况:这是一座三层的楼房,地震前夜住着大概近300人,在部队赶来之前,也就是28日一整天,这座楼内没被砸死的人中仅有3个自己爬出来了。剩下的人不论是活的还是死的,全都在里面埋着。那位民警还说,楼房死人就是多,他们派出所因为是平房,地震时的11个人,现在活着三个。”

     

        连续作战太疲劳了,刘挺说后来战士们也都饿得没劲儿了,有的已经中暑,被抬到一边休息会儿,再不吃饭就真的没法继续救人了。刘挺记得,吃饭的地方在一个河边儿上。30多小时没吃饭了,按说应该能猛吃一顿,可是那顿饭谁也没吃多少,“大概是饿过劲儿了,另外抬了半天死人,心里也挺难受的。我们吃饭过程中,不断有灾民过来要吃的,我们也给盛上一碗。炊事班说那顿大米饭是用河里的水做的,根本就没有淘过,因为水比米还脏呢,淘了也没用。吃完饭谁想喝水,就到河里用军用水壶灌一壶,我看见有人倒在碗里的水中还有鱼虫,也就不敢倒出来喝了。我就用嘴对着水壶直接喝,感觉还行,大概这就叫眼不见为净。”

     

        那一天,刘挺他们一直干到晚上10点多钟,直到最后怎么喊也不再有人应声了为止,“我们三连一共从这堆废墟里救出13人,去掉死去的一个,再加上原先自己出来的3个,一共活了15个人。也就是说,这栋住着近300人的楼房,经过这场地震灾难,只留下了15条生命。”

     

        腐烂的味道

     

        救灾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而随着距离地震发生时间越来越长,救活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少,为了避免瘟疫,处理尸体成了之后的主要任务。裴副军长在8月4日的日记中写道:“这一天,挖出活人1人,尸体2163具,掩埋2718具,外送伤员1895人。”

     

        地震以后下了一天大雨,尸体都被雨水泡过了,再经过两三天太阳的暴晒,很多尸体开始发臭。刘挺说他们挖出尸体,一般用被褥把尸体裹好抬到车上,有时也用一些特制的塑料袋将尸体装进去抬走:“我们用大解放汽车,一车少则装十几个,多则装二十几个。”

     

        刘挺说仓库或商店里的东西,只要是灾民们确实生活必需的,都要首先发给灾民,连香烟都发。但有两样东西基本都发放给了部队,就是白酒和劳保仓库中的防毒面具。“这两样东西是专门配给我们挖尸体和运送尸体的战士们用的。在挖运尸体时,为了抵挡臭味儿,我们把白酒洒在口罩上,可是不管多大用。我们也用过各种各样的防毒面具,也还是不能完全挡住人体腐烂后散发出来的异味儿。”

     

        看到遍地是尸体,对于年轻的士兵来说已是巨大的刺激,更不要说还要用手去挖去抬,高洪羽说开始大家都胆怯不敢抬尸体,班长、连长们就身先士卒,有的尸体已经腐烂了,一拽胳膊,就会像脱套袖一样,把整个外皮拽下来,骨肉已经分离了。还有的腐烂的尸体,一个人根本抬不起来,只能两人一起,可是有时举到车上时,身体会碎掉,绿色的尸水会倾覆而下,浇透战士全身。

     

        如今的抢险救灾,人们会重视“心理干预”问题,可是在1976年,就连救人都主要靠十指来刨挖,没有人会想这些参加抗震救灾的官兵是否会出现心理不适,奇怪的是,问他们从唐山撤退回来后,是否会有做噩梦等情况出现,每人的回答都是“没有”“很快我们就开始执行新任务了,这就是我们入伍生涯的一次普通任务。”李继军说回来他们就去内蒙古演习了,根本不会有什么“心理调适”。

     

        抗震经验用于抗洪

     

        李继军在唐山大地震时是红军团4连排长,荣立三等功,42岁当上司令,退休前任湖南省岳阳军分区司令员,是1998年抗洪的指挥员之一,抗洪英雄。

     

        李继军说1998年的抗洪持续了三个月,三个月天天都紧张,因为水每天都会涨,压力很大,这和唐山地震的救灾有所不同。但是在抗洪时,他在唐山地震时的救灾经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我有经验,不能光让官兵们喝矿泉水,我就让后方熬绿豆汤,发一瓶矿泉水再发一包榨菜,喝水就着榨菜,因为那么热的天气下,流汗多了会中暑,光喝水不补充盐分就会有脱钾的可能,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就不要在下午两点时去抢险,因为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没到危机时刻,不要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中暑后有人不当回事,以为在旁边凉快凉快就好,我说搞错了,先赶紧输液看行不行,输液不行的话就是脱钾了,赶快叫直升机送到长沙的医院,幸亏及时,否则人会死掉的,这些在唐山大地震时累积的经验太重要了。”

     

        时隔四十年,这也是李继军第一次回唐山,他特意从南方赶来,他说:“逝者已经远去,活下来的人就得好好活着。”

     

        (《北京青年报》7.28 张嘉 肖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