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30日 星期六

    展览改变艺术史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30日   06 版)
    莫奈《印象·日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当代艺术史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展览来推进和改变的,现当代艺术史俨然成为展览史,并且这种推动和改变还将通过展览而继续下去。

     

        从“沙龙展”谈起

     

        “沙龙展”创始于1667年,当时路易十四主办了一个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士的作品展览会。由于作品陈列在巴黎罗浮宫内的阿波罗沙龙(阿波罗厅),故习用了“沙龙”这个名称。作品入选沙龙的标准,则通过学院派的规则来进行评判。当时的绘画类型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处于等级链最上端的是以古典、宗教等作为主题的历史画。位于中间的是描绘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处于最底端的是风景画。

     

        艺术家们通过在沙龙展出作品,向公众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且能够引起批评家们的注意,从而可以获得更多官方订件和荣誉。另外,在“沙龙展”举办期间,大量参观者涌入沙龙,“沙龙展”既是重要的社交,也是审美。我们现在认为是现代艺术先驱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艺术家们,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谓知名的“沙龙画家”,如德拉克罗瓦、安格尔、柯罗、雷东、德加。

     

        打破学院派垄断局面

     

        1855年,巴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这也是第一次国际美术展,同时取代了当年的“沙龙展”。库尔贝的《画家工作室》被世界博览会拒之门外,于是他在展馆附近租了一块地,自己搭了棚子,展出包括《画家工作室》在内的40幅作品。

     

        1874年4月15日,一群艺术家们巴黎的纳达尔的工作室展举办了震惊画坛的“无名艺术家、油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协会”展览,参展画家共有30人,其中包括德加、莫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摩里索等印象派核心成员。在此次展览中,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引起美术评论家路易·勒鲁瓦的注意,他在评论中戏称“印象派”,这个讽刺的称呼反而成了这个艺术团体的称号而被流传开来。

     

        巴尔的策展改变了美国艺术史

     

        博物馆的重要性在展览中愈发体现,而且创造了新的展览制度和展示方式——“白盒子”空间。白盒子营造了一个纯净的并去情境化的空间,艺术品陈列如同隔绝于世界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20世纪30年代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首任馆长阿尔弗雷德·巴尔。

     

        20世纪20年代,德国汉诺威博物馆以白盒子的布展方式来布展。巴尔在此基础上,尝试把作品放在白色粗布上,后来改为刷成白色的墙。这些作品都被放在一件干净的展厅里,没有太多的装饰因素去干扰。巴尔的这种布展方式逐渐成为国际博物馆通用的现当代艺术的标准展示方式。美国艺术史家大卫·卡里尔评价说,没有巴尔的策展技巧,美国的艺术史或将截然不同。

     

        (《文汇报》7.20 马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