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

    从西北征服东南,是历史规律吗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28日   06 版)

      “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司马迁《史记》中的这句话,李零在其新书《我们的中国》里不只一次提到。怎样理解这样的空间规律呢?

      李零认为,奠定中国版图基础的两次大一统——周克商,秦灭六国,都是西北征服东南。中国的重心早期一直在西北,周秦汉唐都是从陕西、山西取天下,到了现代,共产党打败国民党,依然如此。历史上的例外,项羽反秦复楚,烧了咸阳,定都彭城(徐州),不足成大事;朱元璋反蒙复汉,定都南京,但后来朱棣还是迁都北京。

      地理环境对人很重要,老子就说“人法地”。中国的西北、东南两大板块,长期互动。宋以来经济中心南移,但政治中心在北方,元明清的统治者住在北京。历史上的南北对抗始终是大问题。东南的人口、资源、财富密集,像个文明的漩涡,有强大的吸引力。北方有非常广阔的骑射游牧带,就像气象学讲的“高压槽”,寒流从西北横扫东南。不唯中国,北方民族南下,是世界性的。

      游牧带是个干旱带,农业和畜牧业是伴生的。农区种粮食,也养牲口,因为农业发展不能没有大牲口;牧区也搞种植,需要燕麦之类的作物来喂牲口。两者是互补的,但生态又有差别。

      牧区需要农区的粮食和好多东西,但农区就不一定,有可能禁绝关市贸易,那游牧民族就打过来了。西方人讲“traders and raiders”——贸易人和抢掠人,两者是一回事,不让我贸易我就抢。游牧民族不以抢掠为耻,这不妨害他们的道德。其实近代西方殖民者打中国,还是重复这个模式。

      游牧民族南下,不只是来打你,好多北方的人口也被吸引过来,然后游牧民族再从他们背后的纵深地带填补人口,漠南后面有漠北,漠北后面有贝加尔湖地区……整个欧亚大陆非常广阔。少数民族人口少,也是因为历史上在南下的过程中,不断和汉族融合。

      (《北京青年报》7.22 尚晓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