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环境和遗传因素,还有一些饮食上的习惯可能导致食管癌高发。
不离咸菜 腌菜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尤其是当气温高于20℃时,亚硝酸盐含量还会上升,亚硝酸盐含量越大,食管癌发生风险越高。粤东、闽南地区是食管癌高发地区,这与当地人喜欢吃酱菜、鱼虾酱不无关系。
爱吃烫食 喜食过烫的食物,可能会对食管造成伤害。食管黏膜正常耐受温度为40℃~50℃,如果超过65℃危害很大,可能造成损伤、溃烂等问题,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虽然黏膜皮有自我修复功能,但长期反复刺激会让黏膜产生长期损伤,进而可能诱发癌症。
酒量太大 适量饮酒或许对身体有好处,但大量饮酒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酒精中虽然没有致癌物质,但会刺激食管黏膜,使其产生损害,特别是60度以上的高浓度白酒,对食管黏膜的伤害更明显。国外研究显示,食管癌患者中约60%都是嗜酒者,45岁以上的男性如果少饮酒甚至不饮酒,食管癌的患病风险会下降五成。
主食太硬 若常以烧饼、煎饼、馓子等比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当做主食,且吃得过快或咀嚼不充分,也容易对食管黏膜造成伤害。
针对上述原因,少吃腌菜,限酒,不吃烫食和细嚼慢咽是预防食管癌的好方法。
如果出现如下信号就要早做检查,以便尽早发现早期食管癌: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哽咽感,可自行消失,一段时间后会再出现;咽喉部有异物感,咽不下也吐不出的感觉;胸部不适,如胸骨后胀闷或轻微疼痛,呈现间歇性或在疲劳后及快速进食时症状加重。
(《生命时报》7.22 王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