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26日 星期二

    文化观察

    旅游文化不是“救命稻草”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26日   01 版)

        最近,贵州毕节的赫章县、遵义的桐梓县、铜仁的石阡县、湖南西部新晃侗族自治县等多个地方为争夺“夜郎”国都邑所在吵得不可开交。

        其中,赫章县有夜郎古国时期重要文物出土;桐梓县已注册有“古夜郎王朝”商标;新晃则斥资50亿打造“夜郎古国”……各地可谓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固然与当前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所谓“夜郎古国的都邑所在地”,显然不是此次争夺的最终诉求,与其说各地方是出于对历史事实的“捍卫”,不如说是对于名利的角逐。

        类似这样的例子,这些年可以说发生过无数起,前不久,为了“杏花村”的地名归属,山西、安徽、湖北三地对簿公堂;电视剧《琅琊榜》热播时,剧中的“琅琊山”“琅琊阁”等也跟着受捧,山东、安徽、江苏等地还纷纷展开过归属地的争夺……

        能理解地方政府为拉动经济、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所做的努力,但这种同质性的旅游规划实在应该缓行。

        在一个经济健康的区域,一二三产的比例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文化资源,按照市场规律,自然地形成一个合理的比例。比如某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则可以大力发展农业以及相关产业;某地矿产丰富,则可以在不影响环境的情况下,发展工业;某地自然、文化资源丰富,则可以考虑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如今,在工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似乎将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救命稻草,某地但凡有一点儿传说,马上“捕风捉影”地大造舆论无中生有地生造某些文化概念,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同质性地一哄而上搞什么旅游文化工程,有可能行而不远。

        (《每日新报》《新京报》7.21 7.19 彭辉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