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26日 星期二

    文化决定音乐品味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26日   07 版)

      一些科学家相信,人们对音乐的响应方式具有其生物学基础,因为人们通常喜欢的音高具有特殊的间隔比率,这将胜过对音乐偏好的任何文化塑造。

      美国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科学家Josh McDermott和他的研究团队到达了Tsimane人生活的偏远村庄,Tsimane人是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脚下亚马逊盆地中的一个玻利维亚土著部落。Tsimane人不仅绝大多数隔绝于西方文明,而且他们的音乐也独树一帜——其演奏或歌唱每次只有单声而没有和声。

      在他们的研究中,通过演奏三组人的音符组合,研究人员测试了受试者对音乐的审美响应。这三组人分别是Tsimane人以及另外两组曾听过西方音乐因而有此经验的玻利维亚人。

      研究人员记录了每组人在听到音符后是否感觉到快乐或忧伤。他们测试了辅音和弦,这是西方音乐和许多其他音乐文化中常见的形式,以及不和谐的音调。研究人员发现,Tsimane人仅在对声音的区别上与对其他类型音乐具有更多经验的另两组人一样表现良好。更多的人喜欢辅音音调,但Tsimane人则对其没有偏好。McDermott认为:“这一结果相当令人信服地排除了对音乐的偏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东西。”

      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市杜克大学神经生物学家Dale Purves对此表示赞同:“文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喜欢那些伴随自己一起成长的音乐”。

      (《中国科学报》7.19 赵熙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