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26日 星期二

    消失的北京“晓市”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26日   05 版)

        北京城最早的市场,出现在鼓楼与地安门之间,它位于皇宫后面,符合“前朝后市”的规矩。封建时代过去后,北京最大的市场南移到前门外大街的两侧。皇帝眼前的“朝”(六部的所在地)由没落而消失了,而内城南边出现了外城,日渐繁荣起来。皇帝连内城的事都管不住了,外城的买卖人就更没法限制啦!于是,前门外地区成为了北京最大的市场,连居住在内城的人也经常要“出城”去到前门外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慢慢地,大栅栏成了前门外这个地区最著名的一条街。在这些勤劳而又节俭的商人中,老板多不是北京本地人,他们大多来自山东、山西与河北,其中还有不少是因逃荒而进入北京的。他们往往从最苦累并最卑贱的活计干起,一点点走向日后的发达。他们找帮手或传弟子,绝对不找北京本地人。这是什么道理?就因凡是在京城居住了好几辈子的北京人,在城市中的根子太深,同时吃不起苦,传授技艺上也不方便。你一旦对他要求严格,他不能接受,动不动就跑回家了,把买卖给扔在那里,甚至会找人到买卖这儿“说理”——而在他家的背后,又有这样那样的社会关系。这样的结局肯定会让小本经营的外地老字号人很头疼。

        试问:为什么有资本的北京人不在家门口做这些买卖呢?是传统意识让他们感到现不起这个眼!但这也不绝对,北京人不干是不干,一旦进入这个领域,一干就会干得很大。比如同仁堂的创始人乐尊育(1630一1688)就是一例。同时再有一点,在买卖之间的竞争上,北京人是比较缺乏竞争意识的。在鲜鱼口的鞋帽大街上,曾经出现了三家以“黑猴”作为店面标志的店铺,但先开的没有告后来者侵权,结果反倒被后来者打败。在大栅栏的对面,两家同样是卖烤鸭的“便宜坊”与“全聚德”,后者通过苦心经营,终于后来居上,但前者仍然很大度地认可了这一现实,两个店也长期相安无事。

        与前门这个市场长期并存的,还有一类不能上台面、却又十分有特色的小型市场——晓市,或称鬼市。在北京,至少在两个地点(一在崇文门外东大市,一在德胜门外桥东北河沿)存在过使用这个名字的市场。没有人占地主办,天色还没有全亮,买主与卖主自发聚集,买主手提一盏风吹不灭的玻璃灯,买与卖就在模糊的灯光中进行,说准了马上就得成交。一旦天亮了,双方都非常急切地离去。这儿的商品多是一些旧而又带有文物价值的东西,可能是从王府或大宅门中偷出来的,也许卖者就是不肖子孙本人。其中又有一定数量的伪造品,因此辨别上很需要眼力。据说发生过这样一件真事:某人被众人称为鉴别真假的大行家,一次,一个朋友兴冲冲夹着一个包袱进来,说是十五块银元买了新的羊皮袍。内行仔细看了看,说“您上当了,这是假货”。朋友不语,大家都安慰他。话说第二天上午,这人又兴冲冲进来,说羊皮袍已经在晓市上以十三块银元的价格卖出,因此这桩买卖“不算大赔”。内行让他出示银元,他刚一拿出,内行立刻又说:“假的。”经仔细鉴别,这银元或是钢板,或是铅锡,再度上当。

        晓市最盛行在清末民初以及稍后的一个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社会变化急剧,“败家现象”和“败家子儿”多。等进入20世纪30年代,社会进入了南风北渐,那些旧玩意儿不再具有市场,这两个晓市也就销声匿迹了。

        (《这里是老北京》陕西人民出版社 徐城北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