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 曹志耘
贺知章耄耋之年,告老还乡,见物是人非,不禁生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乡音”是一枚镌刻在我们身上独有的印记,生生不息、根脉相传,它是来自故乡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
方言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出生后最先习得的语言,是母亲一字一句教的语言,是祖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声音。方言与地域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不断被筛选、吸收、同化而形成。这些夹杂着泥土气息的话语,或源于市井生活的寻常琐事,或源于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它收纳了民间智慧,采集了地域精华。翻过一座山,音调就转变;走过一陇田,意义大不同。你可以讲吴侬软语,夜话闲谈;也可以侃东北话,把酒言欢。于是乎,方言承载了文化的使命。以融入方言的地方戏曲为例,无论是秦腔、豫剧、京剧、黄梅戏,那些生动鲜活、合辙押韵的戏词,唱出了亦俗亦雅的风情,也唱出了中华文化的特色。
文化没有“优劣”,你可以津津乐道上海方言机智敏捷,也可以大加赞赏天津方言诙谐幽默,还可以对齐鲁方言的纯粹耿直加以欣赏,它们是多元、独特而又平等的。方言早已成为与故乡这片土地难以割裂的一部分。
方言就是那告知了我们“从何处而来”的文化源头,我们在奔波忙碌中找寻地域文化自信,却不以为然地忽视了它。无论是民俗故事,还是戏曲民谣,以及属于这个地域的秉性与品格,这都是地域文化的特色,也是地域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
现在我们需要重视的是重拾传统,建立语言文化自信。传承方言,从根本上说要靠使用,而使用的关键在少年儿童身上,鼓励小孩说方言,方言就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