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23日 星期六

    是厚嫁还是天价彩礼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23日   05 版)

        宋朝流行厚嫁

     

        当年,金兵攻占大宋首都,奸臣秦桧和他老婆一起被金兵俘虏,又一起被放还。在返回大宋的路上,秦桧想把老婆甩掉,他老婆气坏了,指着他鼻子说:“我嫁到你们秦家,那可是明媒正娶,光嫁妆就值二十万贯,有什么对不起你的?现在你当个破俘虏,竟想把我扔在半路上,快摸摸你的良心,是不是叫狗吃了!”秦桧听了这顿骂,登时哑口无言。

     

        秦桧的老婆姓王,芳名暂不可考,姑且叫她王女士吧。王女士有背景,她的爷爷在宋徽宗一朝当过宰相,她的姑表姐就是大名鼎鼎的女词人李清照。可是她跟秦桧吵架时,这些背景一概不提,只说自己的嫁妆值多少多少钱。

     

        她的嫁妆值多少钱呢?铜钱二十万贯。北宋末年,按铜钱在开封地区的综合购买力,铜钱一贯等于现在人民币130元,二十万贯就是2600万元!陪嫁如此惊人,也怪不得王女士那样盛气凌人。

     

        宋朝流行厚嫁,但凡小康之家以及士大夫家庭,女方父母花到嫁妆上的钱通常都要比男方父母花到彩礼上的钱多得多。例如北宋名臣范仲淹为苏州范氏家族制定族规:族里男孩娶亲,彩礼统一按二十贯的标准;族里女孩出嫁,嫁妆统一按三十贯的标准。很明显,给女孩办嫁妆要比给男孩办彩礼负担重。

     

        元朝拒绝厚嫁

     

        到了元朝,厚嫁之风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女生出嫁只需要置办一副首饰和一套红漆马桶,男生娶妻则必须置办猪羊美酒、花红表里,以及大笔的金钱做聘礼。按元朝人孔齐的记载,民间中产家庭娶妻通常要花费宝钞(纸币)1300贯左右,相当于家里的几乎全部财产。孔齐说:“人家有婚配一子而告米竭者,家赀一空,急缓奈何!”老百姓给儿子娶完媳妇,连米都吃不上了,万一家里再有其他事情需要钱怎么办呢?

     

        娶妻开销如此之大,穷人出不起这笔钱,只能让儿子做上门女婿,或者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买一个苦出身的女孩子做童养媳,在浙江乐清一带甚至还出现兄弟几人凑钱共娶一妻的奇葩风俗。

     

        做上门女婿是不需要花钱的,非但不需要彩礼,有时还能从岳父母那里得到一笔倒贴的彩礼。元朝有一种婚书叫做《下财招养老女婿书式》:“今凭某人为媒,某人保亲,备到彩礼若干,招到某处第几男名某,现年几岁,进舍为养老女婿。”等于是在嫁女的同时,又花钱给自己雇了一个长工兼养老送终的儿子。在这种情形下,男方在女方家里必然没有什么地位可言,既受岳父母与妻子的打压,也会受到亲邻的鄙视。

     

        天价彩礼禁令

     

        元成宗发布了一道禁令:“聘财以男家为主,愿减者听,亲礼宴会,务从简约。上户金一两,彩缎表里及杂绢四十匹;中户金五钱,彩缎表里及杂绢三十匹;下户银三两,彩缎表里及杂绢十五匹。”(《通制条格》)富裕家庭彩礼不得超过一两黄金,丝绸布匹不得超过四十匹;中等家庭彩礼不得超过五钱黄金,丝绸布匹不得超过三十匹;贫穷家庭彩礼不得超过三两白银,丝绸布匹不得超过十五匹。

     

        元成宗的禁令能否被民间遵从呢?不太可能。

     

        儿子娶妻,父母当然希望彩礼越少越好,可是女方父母的想法却截然相反:好不容易把女儿养活这么大,仨核桃俩枣就让你们领走了,凭啥?难道我女儿就这么不值钱吗?一家有女百家求,谁给的彩礼多,我就把女儿嫁给谁,除非你儿子长得特别帅或者特别有才华,否则免谈!

     

        比方说小明和小强同时向小芳求婚,小明的彩礼不突破禁令,小强的彩礼则突破禁令,那肯定是小强占优势。求婚失败的小明或许会下作到去衙门举报,说小强顶风作案送天价彩礼,但是只要小强跟小芳统一口径,衙门又怎么能查出来小强是否违规呢?

     

        由此可见,天价彩礼现象确实很讨厌,但是具体到每一家每一户,它仍然属于老百姓被窝里的私事,当时的政府或者法律也难以强插一手。

     

        (《北京青年报》7.18 李开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