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省份公办普通高校的学费今年秋季学期上涨,广东、江西已出台调价方案,海南、内蒙古也已召开听证会,涨价幅度不等。
在江西省的听证会上,方案提出人解释说,全省高校学年生均培养成本已达1.91万元,需要通过适当提高学费标准满足高校办学需要。广东省解释称,涨学费主要参考2012年至2014年生均培养成本的变化趋势。
天津教科院相关专家表示,物价在涨,提高学费看似在情理之中,但学费标准应形成一个科学的评判机制后再决定,要涨得有依据有道理。
“目前不少地方测算的生均培养成本,其实并不是对发生在学生培养方面的成本进行核算,而是简单按照学校的开支进行。如今高校普遍面临行政机构臃肿、开支大等问题,特别是一些高校兴建基建设施等巨额费用,无疑推高了‘学费’。”湖南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曾俊森说。
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修订完善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测算办法,明确哪些支出可以进入成本,哪些不得进入;以及科学制定高校生均成本各方合理分担机制,确定大学学生所交学费,剩余需要政府分担多少、学校自负多少等。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大学经费来源包括政府拨款、学生学费和社会捐赠等三个主要渠道。而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经费过于依赖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社会捐赠比重太低。
南昌工程学院高教研究所所长王锋认为,当前政府对高校的拨款机制没有区分教学质量,其实是一种新的大锅饭;在很多国家,获得社会捐赠的多少,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澎湃新闻网 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