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全文甫一见诸网络,南京被“定位”为特大城市的消息就被大肆炒作。炒作这一消息的不仅有房地产类新媒体、都市报,甚至还有地方政府部门的新媒体。由此,引发了规划业界和部分社会群体对过度炒作发展规划的担忧。
其实,按照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划分,南京已经是特大城市,此次《规划》也是以此为基础。那些炒作旧闻者,不过是希望给当地楼市添一把火。然而,让“特大城市”成为头条标题,借机哄抬土地和住房价格,恰好掩盖了规划的核心目标——把长三角打造成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群。更淹没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特大城市的要求:适当疏散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加强与周边城镇基础设施连接和公共服务共享。
某些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似乎乐见这样的炒作,以为炒作提升了规划区域的知名度,为地方发展造了势、吸引了人气。但放任炒作,一方面会导致地方开发投资成本大幅上升,对规划的落实产生阻碍甚至抑制;另一方面也可能让地方政府误判形势、错失机遇。防止规划被过度炒作和消费,有效引导社会科学全面认识规划,带动各界按照目标落实规划,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新华每日电讯》6.16 杨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