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驱动是指特定基因有偏向性地遗传给下一代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过去的两年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流行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极大地促进了基因驱动。在酵母、果蝇和两种蚊子中,基因驱动能够使一种特定基因在种群中以指数级的速度传播,远远快于普通的基因传播速度。
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对基因驱动技术的利弊进行调研。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该委员会指出,此类基因驱动所引发的复杂的生态危险至今尚没有得到很好的阐释。
科学家指出,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基因驱动上的疾速发展,它已经超过了科学家对其生态后果的认知水平。即便是来自实验室的一次很小的、事故性的释放都有可能造成全球传播。该委员会在题为《基因驱动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报告中说,现在还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可以把基因驱动物种释放到野外。从不利的方面看,基因驱动技术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对非目标物种造成破坏或制造出新的适应力强的入侵物种。
报告强调,应采取阶段式测试方式对基因驱动技术逐步展开研究,首先在实验室中证明其安全性,然后再开展高度可控的田地试验。
(《中国科学报》6.15 赵熙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