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变“科学达人”
上世纪70年代末,20岁的顾稚敏因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后又因脱逃罪等数罪并罚被当地法院判处死缓。顾稚敏努力学习文化知识,1987年在狱中参加成人自学考试,获得大专文凭。之后,他先后发明了“躺卧式水陆两用三轮自行车”“无极离合变速器”等。刑满释放后,顾稚敏创造发明语音识别技术,并已制作出了初步模型。
(《新民晚报》6.15 龙钢 袁玮)
劳模16年零误差
李君,现任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生产一车间副主任。丙烯从管道内传送到生产车间,经过氧化加工成为丙烯酸以及其他化工产品。在运输、储存、生产过程中,对操作工的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轻则设备停机,重则泄漏爆炸。李君入职24年,在一线倒班16年实现零误差。她的操作经验写成《李君操作法》,每一个新进厂的员工都要学习。
(《东方早报》6.13 邹姆)